序-《秦昊小說三國之巔峰召喚》
第(1/3)頁
序
關中之地,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因其于四關中央,易守難攻,進可攻退可守,且戰(zhàn)爭潛力極大,像極了關在籠子之中的蛟龍,故被稱之為“關中”。而又因其水土肥沃,人口稠密,物產(chǎn)富饒,地理位置極佳,乃是絕佳的帝王之基,所以又被野心勃勃之輩,稱之為“龍起之地”。
秦得關中,掃六合,平八荒,滅宗祀,誅蠻夷,開天劈地,立不世之業(yè)!
漢唐因得關中,而坐擁天下數(shù)百載,數(shù)百年來,天下英雄豪杰無數(shù),卻無法動搖其根基,漢唐也成華夏最璀璨的皇朝!
不過最早因關中而王天下的王朝,既不是秦皇,也不是漢祖,更不是唐宗,而是周武王姬發(fā)。而在周文王時期,關中這片土地又有另一個名字,叫做“西岐”。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fā)起仁義之師,在太公姜子牙的輔佐下,鳳鳴岐山,代天伐紂,從而創(chuàng)立了大周八百年的江山社稷。
萬里江山千鈞石,守業(yè)更比創(chuàng)業(yè)難!怎奈祖宗創(chuàng)業(yè)子孫敗家。不肖子孫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視社稷為兒戲,視百姓為豬狗,故西周終被蠻夷所滅,東周建立后遷都“洛邑”。
而此時西方有一小國,名為秦國,國小民寡,但秦國國君賢明,秦人勤勉尚武,在十數(shù)位君王的勵精圖治之下,秦國逐漸壯大,成為中原各大諸侯國都不可忽視的存在。
秦人雖被中原各國稱之為“西戎”,但實際上卻是華夏族西遷的各大部族中的一支。
秦人先祖嬴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zhèn)守西戎的得力干將,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
商為周滅后,嬴姓部族因卷入了商紂王之子武庚挑唆的叛亂之中,從而遭到西周統(tǒng)治者的懲罰,不但被迫西遷,全族更是因此淪為奴隸。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為周王室養(yǎng)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從此后世代為周王室養(yǎng)馬,并且戍邊對抗西戎。
&; 自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wěn)定西部疆域的和平,因此大肆封賞給秦國土地,秦國逐漸壯大。
公元前821年,秦人在秦莊公的率領下以弱勝強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并再次賜秦以天水,連同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咸陽)之地。
公元前772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后秦襄公因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
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大周諸侯國之一。
秦國多位君王死于討伐西戎,與戎人常年交戰(zhàn)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zhàn)。但秦卻由于地處偏僻,且國力弱小,雖有強軍,卻依舊不被中原諸侯國重視。
直至秦穆公時期,秦先后滅掉西方戎族十二國,開辟國土千余里,穩(wěn)定大后方后,實力大漲。后秦又滅蜀國,得巴蜀天府之地,從此秦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
從殷周時秦國立國定都西垂開始,秦國共經(jīng)歷了八次遷都,每次遷都都意味著一次擴張,而八次遷都更是耗時百年,人財無數(shù),最終定于咸陽,以此再也沒有變動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贞丰县|
乌兰浩特市|
泽库县|
华坪县|
合川市|
日照市|
布尔津县|
青岛市|
蒙城县|
榆林市|
阳东县|
葵青区|
汤原县|
江华|
常宁市|
泾源县|
称多县|
嘉祥县|
新郑市|
丁青县|
万荣县|
台州市|
南陵县|
天全县|
麟游县|
英超|
东辽县|
广德县|
包头市|
淳安县|
太和县|
四子王旗|
鄂托克旗|
华池县|
荥经县|
潜山县|
平阳县|
巴中市|
巴林左旗|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