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父親慈愛,母親溫柔,她們姐妹二人原本過得無憂無慮,錦衣玉食。
奈何母親一直不曾生下兒子,家中祖父祖母多有不滿,便在勸說母親之后,為父親納了一房小妾。
這房小妾,乃是祖母的表侄女,生的貌美,且讀書認字,據說知書達理,十分出眾。
小妾進了家門之后,謹言慎行,一直無事,且其肚皮十分爭氣,在進了鄒家大門之后,接連生下了兩子一女,在鄒家的地位可謂日益上升。
祖母看重,父親也漸漸變得偏心起來,母親因此郁郁寡歡,一場風寒之后臥床不起,在三年前撒手人寰。
母親去世,祖母和父親便以家事需要打理為由,將管理中饋之權交給了小妾,更在孝滿之后將小妾扶了正,成為了她們姐妹二人的母親。
自小妾掌權之后,素日溫柔的嘴臉蕩然無存,不僅將姐妹二人攆出她們的院子,安置到偏僻狹窄的院落居住,吃喝用度上更是克扣許多,連家學都不再讓她們去讀。
姐妹二人心有不滿,找父親和祖母告狀,得到的回復卻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在家學習針織女紅即可。
告狀無人撐腰,而后受到的待遇更差,就連府中的下人也漸漸怠慢,對她們二人不加管顧。
而到了初春之時,被扶正的小妾卻突然對鄒詩云噓寒問暖,為其裁制新衣,帶其出門做客。
起初鄒詩云和鄒詩柳只當是小妾苛待她們的事情傳了出去,小妾為了自己名聲,不得已做做面子,不曾想,小妾竟是打算將鄒詩云嫁給她娘家的侄子。
倘若她娘家侄子品貌端正倒也罷了,但鄒詩云打聽一番后得知,小妾娘家侄子雖也上過學堂,讀過幾本書,面上看著斯斯文文,實際風流成性,不但時常逛青樓娼館,在外頭養了個外室,甚至還和寡婦不清不楚,以至于名聲極差,好人家的姑娘根本不嫁。
小妾知道娘家侄子的狀況,這才想出了將鄒詩云嫁過去的主意,既能讓侄子娶上媳婦,又能以陪嫁之名,名正言順地補貼娘家。
鄒詩云自然不肯,甚至因此大鬧,小妾卻以鄒詩柳的婚事為威脅,只說若是鄒詩云這次聽話乖乖嫁了,那她便可以放過鄒詩柳,往后嫁個不錯的人家,可若是鄒詩云不聽話,那鄒詩柳往后便不好說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