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飯后,一老一小歪在榻上。 窗外柔柔地照進來一縷陽光,照亮了她們倆身上那光鮮的衣裳料子。丹娘瞇起眼,盯著老太太袖口的壽字花紋出神,只覺得肚皮填飽,渾身暖洋洋,真是舒坦到沒話說。 冷不丁耳邊聽到老太太問:“這粥棚你打算開到什么時候?” 她那已然混沌的腦袋瓜子被這么一問,突然精神起來,豎起白嫩的手指算了算:“兩個月?” “你存了這么多的糧食麼?”老太太也覺著有些不可思議。 她笑道:“老祖宗,您就安心吧,我可不打無準備之仗。” 沈家的庫房,哪怕是地下室都被塞滿了,丹娘就算準了有這么一招呢,原先她也沒想到后面還有雪災。只想著圣京會不太平,這皇帝腳下都不安生了,更不要說這小小云州。 青黃不接之時最是尷尬,她當然要提早做準備。 剛巧,丹娘的性子是——既然要準備,那就來個充分完滿,這下反而歪打正著。沈府上下人口不多,多余的口糧拿到粥棚去布施剛好。 就連她說的兩個月也是保守估計…… 當然她也沒那么蠢,反正每日供應的兩頓米粥都有限制,每人每回只能另一次,她還額外給他們發了憑證牌子——其實就是用家中的閑置的麻將做的,很快就能區分誰領過了,誰還沒吃飽。 沈家這邊的善舉驚動了全城,一日能有兩餐填飽肚子,就能免了很多人餓死在冬日里。 沈大奶奶的名聲一下子滿載美譽。 為此,馬大人還送了書信來表達感謝。 這封信送到時,丹娘正在和老太太歪在一起聊著這場風波和雪災,書信由奚嬤嬤送進來,一直送到丹娘的手里。 打開信,她掃了一眼,樂了:“這馬大人倒是個妙人。” “妙在何處?”老太太問。 丹娘把書信遞給她:“您瞧瞧,這可是用的官家的箋紙和官墨,還有這下面是馬大人的印鑒。” 老太太看了看,驚道:“還真是。” 能被云州的父母官這樣表揚,無異于是給丹娘當眾發了一張獎狀。 她是不圖名利之人,但遇到這樣懂情識趣的人,她還是很欣慰的。 錢她花了,糧食她無償送出去了,總要收獲點贊賞才對吧! 丹娘嘻嘻一笑:“我要馬大人送來的信裱起來,日后也是咱們家的傳家寶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