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一章 坑儒千戶(上)-《明朝偽君子》


    第(1/3)頁

    這是秦堪第一次接到京師北鎮撫司衙門的直接命令。

    事情很簡單,被拿入詔獄的大臣名叫彭縉,京師禮部主事,雖只是小小六品官,卻因天下士子皆出禮部,故而也有不少門生。

    彭縉的仕途雖然不順,但其人頗精學問,甚至與昔日的江南同窗和門生私下里組了一個詩社,閑時聚集一處,飲酒吟詩,互暢平生之志,醒時痛飲醉時狂歌,頗得魏晉雅士之風。

    錦衣衛拿他是因為他表面賣弄才學詩情,上月還義正言辭地向內閣奏請天下提學官嚴督考訪在學生員,言稱“行不逮學或有行而無學者居下”,轉過身卻暗地里賣鬻國子監貢生名額。

    弘治年間,天子刻意壓制廠衛權力,再加上這一任的錦衣衛指揮使牟斌為人謹慎,以仁善治獄,憑良心說,這些年錦衣衛辦的冤假錯案很少了,彭縉一案,錦衣衛是真真實實拿到了實據,委實沒有冤枉他,連他自己都在獄中認了罪,偏偏他的家人為了救他,利用彭縉在士林的名氣,暗里找了一些江南的學子門生鬧事,欲圖給南京吏部施加壓力,逼錦衣衛放人。

    大明內閣制度漸漸成熟,當今天子仁厚,內閣三老賢明,文官集團掌握了大權,這個時期的讀書人已漸漸被慣出了脾氣,以往畏之如虎的廠衛他們也不怎么害怕了,雖然不敢直接跑到鎮撫司衙門指著大門罵娘,但在南京吏部衙門門口鬧點動靜,讀書人表示毫無壓力。

    事情的過程已不重要了,現在要命的是,這幫讀書人若真鬧起來,錦衣衛指揮使牟斌的面子肯定不好看,而且輕易便給東廠提供了攻訐的借口,大明朝堂之爭,爭的已不是黑和白,而是派系黨群。

    接到命令的秦堪不敢怠慢,立馬命人召集九位百戶手下,東城十個百戶所全部出動,分散南京各周邊,嚴密監視南京街頭學子士人的動向。

    …………

    …………

    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是江南的讀書人行動卻比較快,秦堪接到命令的第二天上午,南京吏部衙門便神奇地出現了百十個身穿儒衫的讀書人,這一手令秦堪有些猝不及防,原來他們竟化整為零,從南京各處慢慢聚集成群。

    得報之后,秦堪臉色很不好,領著手下幾名千戶,急匆匆趕往南京吏部。

    南京吏部衙門就在東城千戶所不遠,一條街的距離,秦堪步行而往,他走得很快,白凈英俊的臉龐微微漲紅,不知是氣是羞。

    趙觀小心道:“千戶大人,這事兒怪不著你的,讀書人太刁鉆,玩心眼兒咱們玩不過他們……”

    孫風點頭附和道:“對,再說這本是京師錦衣衛惹出的事,憑什么叫咱們南京錦衣衛給他們收拾爛攤子?讀書人是那么好彈壓的么?打了罵了我們都沒好果子吃。”

    秦堪嘆道:“不想收拾也得收拾,現在說這些有用嗎?此事我若壓下去了,萬事太平,若處置不當,打壓讀書人的黑鍋只能由我來背了,你們難道沒看出北鎮撫司的意思?”

    簡單的說,北鎮撫司要找只替罪羊,把眾人的目光由彭縉案轉移到別處。

    至于為什么選秦堪這只羊替罪,原因并沒有那么復雜,因為東城千戶所離南京吏部衙門最近,一條街的距離……

    這實在是個很荒謬很扯淡的理由,但官場之事本就這么扯淡,沒有后臺沒有背景,秦堪注定無法反抗。

    一想到命運的無奈處,秦堪的面孔不由泛了幾分鐵青,對那些沒事找事的讀書人生出了反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汤阴县| 固镇县| 巴彦淖尔市| 阳泉市| 连城县| 双辽市| 甘德县| 江永县| 汝城县| 杨浦区| 玛多县| 郸城县| 长兴县| 平安县| 全南县| 区。| 于都县| 西贡区| 乐安县| 蓝田县| 虎林市| 合山市| 平顺县| 慈溪市| 磴口县| 酉阳| 建湖县| 荆门市| 乌鲁木齐县| 壶关县| 公主岭市| 韶山市| 澄城县| 武定县| 喀喇| 赞皇县| 江源县| 阿拉善盟| 陈巴尔虎旗|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