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家老娘起身問道。 “我們成婚,表姐送了禮,我們回禮來了。” 金鋒笑著拿過一個空碗,盛了一碗米飯,又澆上一勺子肉湯和兔肉,笑著放到張小花面前:“小花,嘗嘗好不好吃。” 畢竟還是孩子,張小花立刻把稀粥碗放到一邊,抱著米飯狂吃起來。 哪里還顧得答話? “有心了。” 張涼哪里看不懂金鋒的意思,只不過這是回禮,拒絕了不合適,只好收下。 知道后山沒有什么獵物,張涼第二天路過后山的時候一點也沒停留,直接進了老林子。 這天晚上回來的時候,足足背著三只野兔、一只狐貍和四只山雞。 這次不用張涼推讓,金鋒主動把山雞都拿走了。 野兔肉粗,遠不如山雞鮮美。 四只山雞吃不完,做成風干雞也不錯。 在后世這玩意是保護動物,一般可吃不到。 從這天開始,張家的日子徹底好過起來。 大兒子每天進山打獵,很少空手而歸,小兒子在金鋒家學習打鐵,以后也有了吃飯的本錢。 村里人一個個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所有人都知道,張家能有這么大的轉變,一切都是金鋒的功勞。 所以婦人們往金鋒家跑得更勤快了,和關曉柔套近乎的時候,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想請金鋒幫忙,打造弩弓,她們也愿意把獵物分給金鋒一半。 但是這次金鋒都以缺乏材料拒絕了。 山里的獵物雖然打不完,但是卻會越來越少。 一個村子多一兩個獵人沒什么關系,但是一下子多出來十幾個、幾十個,西河灣附近的野獸不被打光,也會被打跑。 畢竟野獸不是死的,意識到危險之后,會遷徙到遠離西河灣的地方。 這種竭澤而漁的行為是長久不了的。 何況金鋒也沒騙她們。 適合制作弩弓的木材并不多,用普通木材來做,要么彈性不夠,威力小,要么韌性不夠,用幾次就繃斷了。 張滿倉把后山能用的酸棗樹都砍回來了,也不過只能再做十一二把的樣子。 關曉柔和林云芳是親戚,張家又快過不下去了,金鋒給張涼做一把弩弓,村民們雖然眼紅,卻也不好說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