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果然是一些老三袁語堂做高強度體育運動時的場景,還有給人過生日的場景,還有捆綁的照片。 到最后,是一張單獨的紙條,白躍群連拍數張,非常清晰: 微信:14556679 不用黃強民說,這邊有電腦的技術員,立即將微信號放進系統去查。 如今的網安都有接口,直接鏈入微信、支付寶等可聊天的軟件中,有權限的民警放入號碼,就能看到聊天記錄。 現在的電信詐騙猖獗,網安都是通過類似的方式,來尋找騙子的。 聯系白躍群的微信號,顯然也是新注冊的。 全部聯系人就是白躍群一個人,等他加了好友之后,又給他發了一堆的圖片。 圖偵的民警們立即將圖片都收藏了起來。 這樣一路滑下去,就看到了微信號對白躍群的幾次催促,以及對袁語堂的位置報告。 圖偵民警又將時間分別記錄了下來。 雖然說,知道袁語堂的行蹤的人很多,但總歸是要派人跟蹤,或者通過某種手段,想辦法了解的。 像是白躍群自己,就不是很清楚袁語堂當時的狀態。 從這里出發,也許能調查出一些東西來。 到最后一次報告袁語堂的位置,白躍群執行了計劃之后,該微信號就不再有信息發出了。 幾名圖偵民警看完了圖片之后,都陷入了沉思。 或者叫做自閉。 用影像來找兇手,是一個特別符合常人思維的路線。 但對圖偵民警來說,選擇任何一種方案或路線來追查兇手,都意味著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投入。 就好像通過攝像頭來找小偷這件事,總有人丟了手機去報警,想看監控視頻而不得。大部分時間,就是警察或者圖偵懶得看。 因為警察看圖像,又不能真的看到小偷的臉就算結束了。首先,他得確定案件確實存在,也就是小偷確實偷走了手機,最好要有清晰的監控拍攝下來。 這意味著,如果小偷懂一點,稍微遮擋一下,那附近主要的攝像頭,就拍不到這個動作。 當然,失主這時候往往已經確定了,并且喊出“就是他”的口號,但對警察來說,這個顯然是不夠的。 其次,就確定了安全的存在,還要追查小偷。 如果不想蹲守的話,那就最好沿著監控路線,尋找小偷的住所或者交通工具。假如小偷住城中村,或者中間有一段沒有監控,又或者他只要不坐有清晰牌照的車輛,這條路也就算是堵死了。 最后,抓到人,如果手機的評估價不值3000元或者5000元的話,也基本夠不上起訴的標準…… 當然,眼前的命案是一定要追查下去的。 但選擇哪種追查方案,始終是令圖偵煩悶的一點。 江遠這時候走過來,道:“能把那個字條的照片,拷貝一份到我郵箱上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