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午六點。 下班時間,換上了便裝的警察們,紛紛走出辦公室,各自準備回家。 呼吸著新鮮的依舊浸泡在陽光中的空氣,許多人都生出了恍若隔世的念頭來。 命案積案重啟啊。 按照往年的慣例,這種案子一旦出現,全局上廁所都得跑著去。 一個專案組,不睡兩周的辦公室,各職能單位,不加班到凌晨,回頭報告都不知道該怎么寫。 正常情況下,出現一起命案,折騰全局上下一個星期,折騰專案組一個月的時間,屬于是標準。 也不是說,一個月就一定能把命案給破獲了,而是到了一個月的時候,專案組該累垮的也累垮了,破不了的案子,基本就滑落進積案的檔案夾里了。 而就以前來說,滑落到積案的檔案夾里,這個案子就很難再偵破了。 這也是命案積案特別受重視的原因之一。 它的難度絕對是超級大的。 是現發命案的專案組,在具有各項優勢的情況下,未能偵破的按鍵,被偵破了。 但凡不是案子帶案子,帶出來的破案結果,那里面都有大量可供鉆研的地方。 今次的案子,等于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給偵破了。 別說專案組了,普通民警更覺得不可思議。 許多人把晚上的地鋪都打好了,結果上級通知可以回家了,甚至覺得有點失望。 在辦公室里睡一個星期,固然是痛苦萬分的體驗。 但要是能離家一天,既不用見老婆,又不用管孩子,還能跟同事們睡一起,那真的是人生難得的快樂體驗。 結果,好的壞的都沒有了。 一群人,就像是平時一樣,走出了辦公樓,走出了院墻,回到了家。 神情詭異,莫名其妙。 江遠倒是有點躊躇滿志的感覺?。 足跡鑒定的特異性不太強,但它的范圍確實是大,相對于江遠目前掌握的各項技巧來說,是一個相當好的補充。 江遠走在路上,甚至都在觀察行人的步態。 男性,女性,年輕人和老年人,各種人群的走路姿勢都是不一樣的。 曾經有一個經典的故事,某足跡專家準備寫一本書,專門論述足跡與年齡的關系。但對于20歲左右的年輕人的足跡,他判斷起來總有些費力。 于是,此專家就專門找了一段路,觀察路人的步態,接著,他就看見一名年月20歲的男性,走著走著,突然就跳起來了。 專家頓悟。 江遠也是不斷的通過腳印來印證所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