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躍躍欲試-《江遠是什么小說》
第(1/3)頁
不管是分尸案,焚尸案,或者白骨案,凡是用到法醫人類學的,查找尸源都是破案的關鍵。
也就是關鍵的“他是誰”的問題,是解決此類案件的基礎。
普通的基層法醫,就跟基層醫院的醫生一樣,基本都是依靠儀器設備來做鑒定的。
當然,高端的法醫也不是第一時間就起鍋燒水的。
正常來說,dna走一遍,指紋試著取一下,要是都沒有,就找有沒有特殊標志如指紋,醫療標志如鋼板鋼釘等。
如果有法醫可以傳授相關經驗的話,一般認為,普通人在正規打醫院打鋼釘是最有效的身份證明。
鋼釘的傷害小,隱蔽性也強,被人殺死以后,法醫隨便找找就能找到標記,而兇手因為缺少設備,又有骨肉隔著,容易忽略。
而鋼板和假體的問題是一樣,隱蔽性差了點,做的手術也比較大。
紋身或者疤痕的隱蔽性就更差了,兇手認真一點的,估計都會單獨剜下來。而且,他們都不能用于正向的搜索。
牙齒記錄在美國很好用,在國內效果一般,也是因為沒有統一的數據庫,無法正向搜索。
所以,在國內,牙齒記錄可以用來做確認,但想通過牙齒來找人,達成他是誰的任務,還是比較難的。
倒是頭部的鋼板通常是有編號的,也不容易被發現,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抵擋殺手的一次鈍器攻擊。
風險在于腦袋容易被人整個端走,就像是被發現的第一具散落的尸體那樣,顱骨怎么找都找不到,多半是被兇手單獨處理了。
——分尸者總是喜歡單獨處理腦袋,有些還經常埋在自己家里,像是一種東西方通用的魔怔似的。
總體來說,基層法醫在尸源鑒定方面,主要就是這三板斧。
再要額外加一招的話,還就是尸體身邊的東西了。
死者生前穿著的衣物,使用的物件,還有現在,就是跟死者一起傾倒的垃圾。
若是以現案的標準來看,這些垃圾的價值就很小了。
但對于積案來說,小的可憐的信息,也是信息。
首先被江遠扒拉出來的,是一些包裝袋和飲料瓶。
王瀾道:“我來記時間好了。”
“好。”江遠將這些容易有時間標注的垃圾堆給了王瀾。
與此同時,他還分離出了一些有機物,并將一些還能分辨的東西,比如魚骨頭,豬骨頭之類的,放到了一邊。
理論上,若是有未烹飪的骨頭,還有可能提取出dna的。至于有什么用,那就看情況了,最起碼,dna是一對一的證據,精確性也高,還是很有價值的。
除了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一些濕垃圾以外,一些紡織物和紙張,也被江遠額外的分離了出來。
這些東西同樣可以用來證明尸體的來源。不一定是時間的,也許是地點的。
若是能夠確定哪幾件衣服,或者紙張是來自于哪個垃圾桶的,那再尋找周圍的失蹤者或死者,也是會變的容易的。
當然,所有這些前提,是垃圾與尸體是一波來的。
如果不是的話……
那就只能繼續去分析尸體了。法醫人類學yyds!
圍在跟前的法醫們,平日里也會做類似于江遠這樣的活計,但看江遠做的又快又好,分類也是特別清晰,就像是常年做垃圾分類的老手一樣,眾人自然而然的就打起了輔助。
反正就是分類垃圾的事,誰也不想搶這個活。
至于具體怎么解析垃圾,每個人也都有些自己的心得。
事實上,大部分的法醫都會有一點尸體以外的擅長點。
比如說,大部分的法醫都會有點時尚敏感性。因為你得寫報告,而報告里,得詳細的描述尸體的穿衣打扮。
那轄區里死的人,除了有穿著樸素的勞動人民,也有穿著時尚的勞動人民。什么深色圓領披肩無袖收腰連帽包臀裙之類的。
只要時尚人士死的夠多,再直的法醫都能變成時尚小達人。
可以想見,巴黎和米蘭的法醫們,在時尚方面的見解一定是不弱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顺平县|
沅陵县|
博野县|
江达县|
蒲江县|
资兴市|
宁乡县|
个旧市|
昭平县|
舒城县|
汽车|
六枝特区|
崇左市|
临安市|
安岳县|
苍山县|
和顺县|
巨鹿县|
方城县|
荆州市|
太白县|
本溪市|
易门县|
淳安县|
永嘉县|
高安市|
叙永县|
巴青县|
五家渠市|
东兴市|
亚东县|
澎湖县|
安图县|
旌德县|
大竹县|
湟源县|
红桥区|
文安县|
怀仁县|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