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孝純縣主的種種作為僅在短時間內便席卷京城,成了人人吃驚不已又爭相議論的一個話題。 畢竟她之前名聲太好,連慶華大長公主屢屢作妖敗人好感都沒被拉下去多少名聲,猛然知道她毒殺未婚夫,緊接著又來了個毒殺六皇子,勾結的還是連朝廷重臣都不敢輕易沾邊的圖爾守舊派,前后反差之大令人震驚不已,關注點便都緊緊落在了她身上。 雖也有人陰謀論,覺得孝純縣主是不是得罪了誰,被刻意打擊報復——暗指的就是六皇子,先前命懸一線,孝純縣主被祖母拖累拒絕試藥,六皇子若懷恨在心,的確有相當足夠的理由打擊報復。 此種言論以二皇子黨居多。 但由于刑部的證據擺得太充足,且圖爾守舊派這個話題太過敏感,也不是誰都能輕易以此栽贓陷害的,甚至孝純縣主自己都認了罪名,所以陰謀論的到底還是少數,成不了氣候。 ——連二皇子黨使勁兒找著端倪,最終都只是幫著錘死了孝純縣主。 風向僅在眾人震驚懷疑此事真假過后,便很快過渡到了孝純縣主竟是如此不擇手段心狠手辣之人。 或許是墻倒眾人推,又或許是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繼“看清”了孝純縣主的為人之后,從前她做過的好事、救過的人,都被人帶上十倍放大鏡仔細回想推敲。 直到推出來一個她心機深沉,刻意制造意外再施恩于當事人,以此結交人脈,博取人情的結果。 畢竟她有前科在前——六皇子不就是被她這樣坑得命懸一線的么? 這些猜測里有的只是憑空捏造,而有的則被查出了點蛛絲馬跡,由此便更助長了流言傳播。 繼企圖悶死親女的宋妙云之后,孝純縣主成了心狠手辣的代名詞。 三日后,她順理成章被處斬。 隨同的還有蔣家父母。 據聞當日的慶華大長公主哭成了淚人,一邊痛苦絕望于長子長孫女離世,一邊又痛恨責罵于孝純縣主行事狠毒,葬送全家。 趙瑾沒去觀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