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們去小秦同志家了?”王秋霞不好意思地笑笑,“本來我也打算一會兒過去問問她呢,看看能不能幫我找份活。” “我們去問過了。”吳瑩瑩說話也不藏著掖著,“一下子接這么大工地,心里沒底,就去找她討個主意。 小秦同志說早餐不好控制,為了計算成本,讓我們準備稀飯。 饅頭包子可以從劉嫂子那里批發,吃多少算多少,剩下的可以留著咱們自己吃,我一會兒去跟劉嫂子交接。 米粉可以去跟鎮上的榨粉廠拿,讓我們做拌米粉,來一個人拌一碗。這樣可以很好地控制住浪費,要是煮了沒人吃,那就麻煩了。 明天早上我去拿米粉,你們去工地煮稀飯。做飯的東西還缺了些,我明從鎮上買回來。” 何曉娟和王秋霞都點了點頭,表示沒意見。 事情說定,吳瑩瑩和何曉娟去了劉淑英家,聽說她們的來意后,劉淑英也很開心。畢竟多了一筆生意上門,雖然是批發價錢低,但量大也是一樣的。 軍嫂們開始了她們如火如荼的掙錢生涯,秦雙雙依然每天不定時去學校給學生們上課。 十二個學生的家長聽說自家孩子被選去海城參加英語比賽,個個心里甜滋滋的,這可是榮耀。 不管在啥時候,孩子會讀書,能成為其他家長嘴里“別人家的孩子”,比什么都讓他們受用。 不就一雙七塊錢的白色運動鞋嘛!買,省吃儉用也得買。 邱美琴的白色鞋子批發了不少回來,這些天賣得特別好。她心里清楚,這是秦雙雙給她帶來的生意。 劉淑英的包子饅頭賣得很好,她一個人忙不過來,學吳瑩瑩和何曉娟的法子,找了個北方來的農村軍嫂幫忙。 一個月給她開四十塊錢。 這位軍嫂有五十來歲了,家里沒有兒子,就四個女兒,嫁了三個出去,最小的在讀大學。 家庭條件很不錯,整日里一個人在家,也沒啥事,劉淑英讓她來幫忙,二話沒有就來了。不為錢,只為圖個開心。 鎮上一條街加入軍嫂們的攤子,突然間就變得熱鬧起來。 盧曉珍的衣服做出來兩件,都是大翻領的紅格子外套,里頭有內襯的那種。 以前的外套是沒有內襯的,就薄薄的一層布料,要么就是棉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