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群書吏望著李四離開的背影,紛紛扭頭看向贏玄三人,眼里多了幾分熱切和諂媚。 一時間,一群書吏又重新朝著贏玄圍了上來。 通過幾個書吏的介紹,嬴玄算是對大明朝的戶籍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 大明的戶籍分為民籍、軍籍、匠籍、灶籍…… 民籍囊括廣泛,包括農儒醫陰陽等。 而軍籍是世襲的,一般不能改變,匠籍就是手工制造業者,灶籍就是鹽商。 所以按照規矩,嬴玄幾人就被幾個書吏安了一個民籍。 一般而言,化外蠻夷根本沒有入籍的可能,只是,四個金餅的面子實在太大。 這青浦縣衙也真算是童叟無欺,拿錢就辦事,十分地道。 這入籍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冊造籍,幾個書吏這次又差點因為誰來執筆登籍差點打起來。 而在年齡一欄,執筆的書吏更是大筆一揮,直接給嬴玄三人寫了個一千七。 入籍完成,就是要制造腰牌了。 嬴玄明白,這腰牌的作用,就相當于后世的身份證。 沒這腰牌,在大明一朝,只怕是寸步難行。 因為明朝農者不可出一里,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 這是為了維護統治維持治安,才嚴令禁止平民百姓隨意流動。 一旦出行,沿路都要盤查兩樣東西,一個是能夠表明身份的腰牌,另一個就是路引了。 而腰牌這東西又大有講究,有身份的持象牙牌、獸骨牌、銅鐵牌。 一般平民,就只能拿個木牌。 而嬴玄三人最終各自得了一個木牌,書吏現場在牌子上將三人的信息篆刻上去。 隨后,又給三人辦了戶帖,類似于戶口本的東西,這才算完。 縣衙后院,李四捧著三枚金餅,滿臉喜色,腳步匆匆地沖進了縣令所在的書房。 腳下一個不小心,一只腳勾在門檻上,狠狠摔在地上,手中的金餅散落一地。 這可把縣令許澤看得兩眼發直。 顧不上手中的毫筆,直接丟到文書上,搶跑過來,拾起了地上的三個金餅。 “這么干脆就給了?” 李四知道,自己邀功的機會來了。 緊忙搖搖頭: “倒也不干脆,一開始嫌咱們要得多,讓那牙人周旋了好一會兒。” “要不是小人條理分明,與這三個蠻夷講明利害,恐怕這三個金餅很難到手。” 許澤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山羊胡,臉上滿是算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