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除了西邊的祝阿縣,最靠近咱們歷城縣的就是北面的漯陰縣,與東面的東平陵縣,漯陰縣有范家塢堡,泰山賊打了一陣沒打下來,轉(zhuǎn)頭去攻占了縣城。 “現(xiàn)在除了東平陵,幾個縣的縣城不是已經(jīng)淪陷,就是岌岌可危,除了寥寥幾個實力強勁的豪強穩(wěn)如泰山,尋常大族的塢堡已然被攻下了不少。” 楊寧率領(lǐng)大軍回到歷城縣的時候,先行出去哨探軍情的孫淮回來向他稟報各地戰(zhàn)況,“泰山賊越打越多,僅僅是我們探明的就已經(jīng)超過兩萬,如此龐大的數(shù)量,尋常縣城、塢堡哪里守得住?” 聽罷孫淮的敘述,楊寧有片刻沉默。 濟南郡八縣,歷城、祝阿在西,漯陰、著縣、管縣在北,郡治東平陵在中,鄒平、于陵在東。 此次泰山賊出來掠糧,先前是分散劫掠,目標也是鄉(xiāng)里平民、普通大戶,后來裹脅的難民以及收納的河北流民多了,實力大漲,便開始攻打大族塢堡甚至是縣城。 一開始進入濟南郡的泰山賊不過萬人上下,楊寧去了祝阿縣一趟,旬日間又剿又撫,讓祝阿縣再無一個賊寇,但整個濟南郡的泰山賊數(shù)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至兩三萬之眾。 北面除了漯陰,著縣、管縣兩縣的縣城都已被攻陷,可想而知兩地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會被賊寇裹脅進隊伍。 “東平陵是郡城,城池堅固內(nèi)有駐軍,豪強大族也多,不用咱們管。 “東面的鄒平、于陵兩縣相距太遠,我們要是越過東平陵前往彼處,耗時耗力不說,一旦郡城里的曹嶷部曲動了歪心思,我們還得顧慮自身的安危。 “眼下,我們能用兵該用兵的地方,正是北面的著縣與管縣。” 說這話的不是楊寧也不是張明成,而是趙文景。 趙文景雖然一直在楊寧身邊做事,但就如他最初說的那樣,他只是暫時襄助楊寧而已,故而每每都是楊寧要求什么他才會做什么,楊寧問什么他才會答什么,鮮少主動進言獻策。 人家畢竟是做過九卿的名士,身份擺在那里。 而隨著楊寧掃平祝阿縣,正式建立興復軍,且在旬日間把興復軍整頓得有模有樣,趙文景對楊寧的態(tài)度悄然發(fā)生變化。 后者回歷城縣沒打算多作停留,只是讓大軍在軍營歇息一夜,明早就會繼續(xù)出發(fā),但趙文景卻主動來軍營找到楊寧,詢問對方在祝阿縣的種種舉措,眼下孫淮帶回最新軍情,趙文景又開始主動分析局勢。 “先生以為,我這次北上該如何用兵?” 楊寧心中雖然早有定計,但趙文景態(tài)度如此積極,楊寧便索性順著對方的話茬發(fā)問,讓對方多一些參與感。 趙文景撫須沉吟:“最好的用兵之法,當然是在泰山賊回程路上突然襲擊,如此既可以出其不意,又能避免對方依仗塢堡、縣城據(jù)守。 “只不過,這樣一來碰到的很可能是合兵一處往回走的泰山賊,屆時兩三萬甚至可能不止兩三萬人在前,四郎以區(qū)區(qū)五千兵馬,是斷然不可能將其包圍聚殲的。 “不能包圍聚殲,就會有很多賊寇逃散,再度回到山中為禍。” 楊寧微微頷首,泰山賊要是合兵一處的話,不僅戰(zhàn)力會獲得極大提升,打起來不好打,即便是打勝了,抓起來也不好抓。 這并非是無的放矢,經(jīng)過祝阿縣兩戰(zhàn),濟南郡的泰山賊首領(lǐng)只要長了顆腦袋,就不會對興復軍視而不見,并且做出相應(yīng)防范。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不會分散回程,只有合兵一處才能最大限度保護自身。 因是之故,楊寧兵出著縣、管縣的策略,唯有快速二字,他得趕在泰山賊完成劫掠與享受,帶著錢糧財貨匯合到一起之前將其各個擊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