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東陽略顯尷尬道:“以往超自然調查局的信息整合是一個大問題,畢竟是新成立的部門。后來我們局里吃了這虧,上月下旬上線了人工智能系統用以輔助我們工作,在平臺信息數據整合上,我們才能做到毫無阻礙地搜索全網大數據。” “其中包括全國各地政府各部門內部不公開數據庫。” 周東陽解釋道。 張百仁不由多看周東陽幾眼。 道士?科學家?或者兩者融合。 現在的技術人才都玩得如此花了嗎?宗教與科學跨界融合? “溶洞是否完全坍塌?” 雷印輕皺眉頭。 突然出現的鏡湖水底水紋數據,讓雷印很不爽。 隨著周東陽的話落下,其他人都圍過來。 張百仁也很好奇現在超自然調查局的科技產品,踮著腳,望向周東陽手中的平板。 隨著承載靈能探測器的無人機在鏡湖上空掃過,整個鏡湖區域靈能輻射波動值的數據圖都反應在地圖上注明。 “這是剛到局里最新一代靈能探測器無人機,以及靈能波動區域分布軟件。看到這一塊了嗎,其他水面上的靈能輻射波動數值都比較均衡,處于01至03之間,按照局里發布的環境自然靈能輻射波動值,這屬于正常值。”周東陽快速地說著,他的手指指向標記紅色的區域,“而這一塊的靈能輻射波動值強度極大,最高值在10,最低值在3,區域平均值在657左右。” “這位置,根據鏡湖最新的水文資料顯示,屬于鏡湖最深位置,最深可達189米?” 周東陽的語氣有點不確定。 按照這深度,他們還真的拿鏡湖水怪毫無辦法。 “不對,按照鏡湖宣傳,最深才98米,為什么這區域位置高達189米?數據相差也太大了吧?” 張百仁不由出聲質疑。 他是深入了解過鏡湖的情況。 畢竟,曾經涉及一筆巨大的投資意向,事前調查是必須的。 了解鏡湖各項數值,是他最基本的工作。 周東陽在平板上快速搜索,然后跳出一項調查報告文字描述。 【經過水下探測顯示,鏡湖水底復雜,存在一個巨大古代遺址,遺址處于巨大的溶洞下,后來天然溶洞發生局部坍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