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機槍不是用來打單發的。”教官走了過來。 “抱歉,我剛剛在想一個問題。” “射擊時要專注!打仗時候還胡思亂想,能打得中敵人嗎?看看你的射擊成績……呃,還不錯。”教官看了眼人形靶,忽然語氣就變了。 靶上有兩個彈孔,一個在眉心,一個在咽喉,都是一槍致命的位置。 雖然靶距只有200米,但能打出這種精度仍是不容易。 教官再看看楚君歸手里的槍,用過的兩把都是老式火藥機槍,精度比電磁機槍要差得多。那把電磁驅動的機槍則還在槍桌上放著。 教官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最后只能說:“有什么問題,下課后可以單獨來找我。另外,我覺得你用狙擊槍或許更好。” “狙擊槍要下周才教吧?” “沒錯。” “那可能來不及。” “就算是手槍,也不是一個月就能掌握的。你有天賦,別心急,慢慢學,把基礎打好。”教官語重心長,然后拍拍楚君歸的肩,去指導下一個學員。 一個月?不應該是10分鐘嗎?楚君歸想著。 作為試驗體,他下載并安裝近戰槍械格斗術時只用了五分鐘,其它功能組件甚至還用不了這么久。 其實他剛剛思索的,就是參商學院的學習機制。 兩天的課程,已經讓楚君歸明白了參商學院的基本教育機制,程序基本是由教官先講述概要和理論部分,然后演示相應戰術動作要領,再由學員們自行練習,教官一一糾正動作,然后就是學員們自己大量重復練習,直到考核。 在楚君歸看來,這就是一個訓練肌肉記憶的過程。至于理論和概述,則是為了提高綜合判斷的準確性,知道在何種情況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應對。 這是一個非常低效的學習過程。人類形成肌肉記憶往往要經過大量枯燥重復的練習,還很容易退化。一個復雜的動作,從開始學習到完整掌握,有可能要花去幾個月時間,甚至更久。至于通過理論來提高應對判斷,同樣是漫長的過程,而且并不直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