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杰克風暴-《童瑤楊清樺》
第(2/3)頁
“好,你準備好手拋網了沒。”
“準備好了,你就看我的吧?!?
兩兄弟慢慢開遠,去追魚群。
魚群也不傻,越是龐大的魚群,它們受到威脅時,就會往海里游,不停的分開,又集合。
更何況這群魚幾乎不露出水面,游速也快。
位置不停變換,不光海豚和鯊魚要追。
漁民開船也得追著。
至于正在作業的拖網,在魚群面前不值一提,先給它拖著吧。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誰也不知道拖網下面有沒有貨。
眼前的魚群確實實實在在的,手拋網更靈活,這時候派上用場。
童瑤和楊清樺將魚群拖到甲板上,才看清楚是什么魚。
童瑤驚呼:
“六帶鲹,怪不得游速那么快,阿樺,你這一網預判得準?!?
“白夾啊,怪不得那么大的魚群。”
楊父說完,趕緊跑去開船追。
楊清樺知道這種魚,但是這么大的魚群確實很少見:
“這水底下的魚群肯定大得不行,不然咋會時不時露出水面?!?
童瑤眼睛亮晶晶道:
“可不是,這魚和海浪魚一樣,最容易形成魚群風暴,它們魚群風暴叫啥…額對了,是杰克風暴?!?
楊清樺對她時不時的科普很喜歡,趕緊問啥是杰克風暴,咋那么洋氣。
童瑤和楊清樺一邊解開網包,一邊閑聊似的和他科普。
她前世刷視頻看到的,這種魚形成的杰克風暴美得不行,讓她記憶深刻。
這種魚學名六帶鲹,別名甘仔魚、紅目瓜仔。
有些地方叫領航燈、白魚、紅眼仔,青顛等。
這種魚怕冷,是紅肉赤身魚。
分類學上屬于鱸形目、鱸亞目、鲹科。
幼魚的時候體側會有5~6條暗色橫帶,長大會消失。
側線開始處上方有一黑色鰓蓋斑。
極大的老成魚全身黑色。
一般體長為60厘米,最大體長120厘米。
截止2012年已公布最大重量18公斤。
六帶鲹在我國沿海皆有分布,其中在南海盛產。
當然也廣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等。
主要棲息于近沿海礁石底質海域。
小魚群游,大群魚群白天常見于河口、珊瑚礁及巖礁附近。
當它們身體長到42厘米時,就會進入繁殖期,通常會聚集在一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