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新娘唱的是,“擺歌堂”,表達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和與家人依依不舍之情。 兩船相靠,楊溪俊聽到跟著人家高高低低的唱,語音不全唱得超級開心。 童瑤將他抱過來,讓三堂哥去接新娘。 新娘唱罷,接著舉行“饒臺圍”儀式。 兩邊人在船頭一張四方臺上擺上紅燭,一整只雞,桔子,紅棗花生,紙球。 臺邊四角置放四碗糯米飯,和一盞青燈。 如今都是從簡,新郎接過新娘來到船上,兩邊人就邊唱嘆邊開船往新郎家開。 從天地、龍王龍母媽祖、觀音、花王圣母、日月唱到祖父母、爹娘、兄嫂、舅父等,把他們的信仰、理想、希望、感恩充分表現(xiàn)出來。 這讓小家伙看得目瞪口呆,小嘴巴張得大大的,童瑤給他塞了一點紅棗,他才合上,美滋滋的吃紅棗。 到了二伯母家,村里大部分來喝喜酒的人到齊。 阿嫲和阿公坐在主桌,兩人中間有兩個空凳子,老兩口轉(zhuǎn)頭和身邊的人吹牛,一只手牢牢放在板凳上。 有老頭老太太過來,想坐下時,老兩口異口同聲:“這里有人了!” “有啥人啊,這桌都是咱們老人家,干嘛不讓坐。” 阿嫲將凳子拉到自己身前:“你少管,去別處坐去。” 來人只好憋著氣去找位置。 童瑤抱著兒子走過來,差點笑死,她家阿嫲好像在說:“社會的事,你少管。” 阿嫲背對大門,現(xiàn)場鬧哄哄的,也沒注意到童瑤一家回來。 老兩口聽到楊溪俊大聲喊人,才驚喜的回頭,將凳子放好,招呼人過來: “瑤瑤,阿樺,坐這。” 童瑤一家三口笑著坐下,等了一會,新郎新娘一伙人才來到門外。 阿嫲捂住楊溪俊的小耳朵,小家伙還不懂這是為啥。 不一會,門外就響起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吉時到,鞭炮響。 阿嫲悄悄和童瑤說話: “瑤瑤,你看,前天我們還愁沒席可樓,今天放開吃。” 童瑤咽了咽口水:“好,阿嫲放心,我手速快得飛起。” 楊清樺差點憋不住笑,這兩人真是活寶。 果然,菜一上來,童瑤十八般武藝上場。 愣是靠著她,喂飽一家老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