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父更是喜得瞪大眼睛,急忙拿桶單獨放這條銀鯧魚。 好貨就要有好貨的待遇。 不是深海魚,也不用放血。 反正銀鯧魚上岸即死,幾乎見不到活著的銀鯧魚。 楊父看到平靜的湖面,估摸著還有一網就差不多收工。 童瑤過來也就網了三網,一網比一網少。 合適就行,不必趕盡殺絕。 這么說有點多余,但楊父作為一個常年出海的漁民,深知要有漏網之魚的道理。 收網,裝筐。 中間筐不夠,楊大嫂還去趙有富那邊借筐子。 這會碼頭上的人也少,晚上八點,該回來的漁船都回來了。 他讓妻子楊請英在店里看著就行。 自家人,趙有富也是悄悄的借,再悄悄的跟過來。 要是碼頭一兩個人知道童瑤她們在這邊網魚,那碼頭和村子里的所有人都能圍過來。 人多亂哄哄的,萬一魚被人順走怎么辦。 不是每個鄉下人都淳樸,小偷小摸,愛貪小便宜的人比比皆是。 趙有富做生意的自然見過不少。 童瑤看到姐夫一個人跟過來,也松了口氣。 這姐夫,是個精明的。 來來回回運了好幾回,才把所有的魚運回收購點。 這么大的動靜,村里人和碼頭上的人自然被驚動。 一時間圍在收購點的全是人。 老少都有,這會風大得很,但也影響不到他們看熱鬧的心。 就連村長拿著個喇叭喊,越海那邊的臺風可能會在這邊登陸都沒人操心。 反正他們大部分人沒大船,就一個小木船,早早就停好咯。 吃完飯,收好衣服,這會不看熱鬧干啥。 趙有富和楊父在里屋談價錢。 親人生意說好做也好做,說不好做也確實不好做。 量大,趙有富就想把價錢壓下來。 可楊父又不傻,這銀鯧魚別看量大,平時捕到的機會少,這幾天臺風天,魚貨更少。 價格不上漲他可答應。 童瑤在一旁笑著提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