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恪遙遙一抬手,阻止他的行禮,俊秀的面容泛起一個似笑非笑的神情:“二郎免禮,堂堂‘長安棒槌’之二駕臨新|豐縣,本王怎敢不登門拜訪?若是失了禮數,說不得哪天就被二郎打了黑拳。” 房俊難得老臉一紅,被李恪揶揄得有些窘迫,便岔開話題,問道:“殿下不在長安城中風花雪月,何以在這荒郊野外?” 一旁肅立的新|豐f縣令岑文叔說道:“二郎有所不知,前日陛下令諸親王代天子巡撫關中諸縣,查看災情。” 房俊點點頭:“原來如此,天氣炎熱,殿下和陛下且入入內飲一杯水酒暖暖身子,稍后還請二位品鑒一番某新研制的吃食。” 雖然心里對于擅自登門的兩人很是不爽,可也不得不客氣,說幾句場面話。 聞聽房俊的話,登門拜訪那是情理之中,畢竟房玄齡堂堂一朝宰輔,下官獻點殷勤絕對免不了,禮多人不怪嘛。 至于吳王李恪,那就是份人情了。 人家堂堂親王之尊,若是房俊事先知道李恪身在新豐縣那必是要親自上門的。 現在李恪反過來到他這里,便說明了李恪對于房玄齡的尊重,并不因身份而擺架子。 便是你房玄齡的兒子來了,本王也親自登門以示親厚,這叫通家之好。 雖然形式大于實際,但是一個親王做到如此,也是不易。 當然,話又說回來,以房玄齡在朝中的地位、在李二陛下心里的分量,那個皇子敢不尊敬? 李恪聞言,便撇了撇廚房,笑問道:“剛剛二郎便是在廚房整治吃食?” “正是,一會兒可得情殿下給點意見。” 李恪豪爽笑道:“既然如此,本王便做一回惡客,嘗嘗二郎親手整治的吃食有何不同!岑縣令,請吧?” 李二也笑道:“都說‘君子遠庖廚’,如今房二郎舍卻君子之名,親手烹調羹湯,某豈敢不給面子?殿下先請!” 房俊無語的翻翻白眼,真酸吶…… 不過這岑文叔也非等閑之輩,雖然官職只是個小小的縣令,但是人家還有一個弟弟可是尊大神——中書侍郎岑文本,詔誥及軍國大事的文稿皆出于其手,真正的天子近臣、帝王心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