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酒過三巡,李泰夾了一塊清蒸鯉魚放進(jìn)口中咀嚼,問房俊道:“先前在潼關(guān)水道之上,二郎何必與那丘英起斤斤計較?畢竟眾目睽睽,你那般強(qiáng)勢霸道,對于名聲不好,甚至有可能引得那些閑著沒事兒的御史言官彈劾,實無必要。” 酒桌上頓時靜下來,其余幾人也都看著房俊。 一直以來,世人皆稱呼房俊為“棒槌”,大意是因為其行事跋扈、性格霸道,根本不理會什么官職輩分,人情世故更是毫不在意,誰惹了他就必定要直直的還回去。 但是對于這些比較親近的人來說,卻深知這絕非房俊的本性,只不過是他的一種手段罷了。 其人謀略之深遠(yuǎn)、性情之敦厚,不足為外人道也。 先前潼關(guān)水道上那般蠻橫強(qiáng)勢,的確令人難以理解 房俊呷了口酒,輕嘆一聲,苦笑道:“非是微臣橫行霸道慣了,而是故意要讓這件事鬧得沸沸揚(yáng)揚(yáng),若有御史彈劾,那就再好不過。” &n nbsp; 杜荷與幾位公主一輛懵然,不明所以。 這天底下還有人故意招惹那些個御史言官,亟待被彈劾而后快? 李泰則微微一愣,很快便反應(yīng)過來,沉聲道:“你是說這個丘英起意欲對你不利?” 房俊點(diǎn)點(diǎn)頭,道:“丘英起原本在劍南道折沖府任校尉,新近才調(diào)回長安,時間就在微臣決定與殿下前往江南之后,調(diào)動他的文書是兵部郎中杜志靜親自簽發(fā)” 這樣一個時間,將外放地方、與房俊有深仇大恨的丘家子弟調(diào)回長安,其背后的用意不言而喻。 李泰蹙眉:“杜志靜倒是好大的膽子!不過二郎怎能讓這份文書下發(fā)至劍南道呢?” 他一直認(rèn)為整個兵部都盡在房俊的掌握之中,卻沒料到居然還有杜志靜這樣一個內(nèi)鬼。 便瞅了杜荷一眼。 杜荷嚇了一跳,忙道:“此事與微臣絕無相干!殿下應(yīng)當(dāng)知道,杜志靜之祖父杜淹雖是家父之叔父,算起來與微臣亦算是堂兄弟,可杜淹與家父仇深似海,雖曾勸諫陛下寬宥杜淹之罪,但私底下卻從無往來,房陵杜氏上上下下,根本就沒人待見杜淹這個忘恩負(fù)義、殘害親族之人!” 李泰這才恍然。 隋末之時,杜楚客與叔父杜淹都被王世充所逮捕。杜淹曾與杜如晦有過節(jié),故而在王世充面前進(jìn)讒言,害死了杜如晦的哥哥,又囚禁杜楚客,令杜楚客瀕死。李二陛下平滅王世充后,杜淹論罪當(dāng)誅,杜楚客請求兄長杜如晦,可否免叔父的死罪,杜如晦聽從其言,于是向李二陛下請求赦免杜淹之罪,杜淹因而獲釋。 不過這其中的仇怨卻非是一句“血脈相連”便可化解,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杜志靜乃是杜淹的孫子,雖然也是房陵杜氏子弟,卻從來都不受杜如晦這一支的待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