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能將國內上至五十、下至十五的男人都拉上戰場,使出最后一份力氣亦要抵擋唐軍的兇猛攻勢…… 早就怨聲載道的兵卒當即就地休整,得到喘息之機。一處處篝火燃起,炊煙裊裊,火頭軍將大鍋架在篝火之上,從一旁的大河中取水,一鍋水,倒進去半瓢糙米。 不一會兒米飯的香味傳出,鍋里清湯寡水,米粒都能數得清…… 全國征兵的后果便是糧秣輜重的嚴重告急,戰爭剛剛開始,整個高句麗就已經將所有的糧食全部上繳,交由各級衙門統一調度分配。似軍中還能吃得上一頓飽飯,等閑的尋常農戶,怕是只能以米糠麥麩充饑。 若是戰爭拖延個一年兩年,怕是都用不著唐軍來打,高句麗人自己就堅持不住…… 高惠真在一群偏將、校尉的簇擁下坐在河邊,自有專門的火頭軍取來將領食用的飯菜,滿滿的粗陶碗里晶瑩的米飯,另有一大甕油水十足的燉肉,一群人與普通的兵卒隔開,享用著午飯。 一個校尉扒了一口飯,忍不住抱怨道:“前些時日還有四五個菜呢,今日卻只有一個,這肉膩得要死,如何下咽?唐人當真是吃飽了撐的,咱們高句麗沒招沒惹他,憑什么來打咱們?” 身邊有人便道:“唐人固然跟咱們沒仇,但是大隋有啊!隋煬帝當年發動了幾十萬人征伐高句麗,屢次三番的,死了多少人?大隋雖然亡了,可唐人也是漢人,自然依舊對咱們耿耿于懷,一日不將咱們覆滅了,一日便不得安生。” 另一人吃了一口肉,嘆氣道:“其實也不怪漢人惱火,他們素來是天朝上國,咱們是番邦異域,結果戰而不勝不說,不計其數的漢人死在遼東,還被咱們筑成京觀,漢人視之為奇恥大辱!怎么可能不報復呢?當年嬰陽王執意如此,大臣們也勸不動,唉!” 嬰陽王高元,乃是榮留王高健武的兄長,嬰陽王去世之后,才有榮留王即位。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都是發生在嬰陽王在位期間,雖然隋軍未能覆滅高句麗,并且其國內因為連年征戰弄得烽煙四起,卻也將高句麗打得狼狽不堪,百余年的積累蕩然無存,國庫空虛、人口銳減。 最關鍵是嬰陽王下令收攏隋軍陣亡將士的尸體筑成京觀,以此來宣示其赫赫戰功。當時就有很多人表示不應如此,這不是公然挑釁大隋么?仇恨一旦種下,怕是兩國之間永無和好之日,不死不休。 高惠真咽下最后一口飯,將粗陶碗放下,喝叱道:“一個兩個的胡說八道什么呢?漢人之所以死磕咱們,與那些都無關,不過是‘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而已,咱們越來越強,漢人感受到威脅,自然要將咱們覆滅殺絕才會安心。” 這是目前高句麗主流社會宣傳的口徑,將自己放在一個弱者的位置上,渲染大唐的橫行暴政,卻決口不提高句麗自己屢屢侵犯邊境、劫掠殺害漢人商賈百姓…… 忽然,遠處一聲凄厲而尖銳的喊聲響起:“敵襲!敵襲!” 高惠真心中一震,連忙起身,便見到數匹戰馬帶著一溜煙塵由遠處疾馳而來,徑直沖入陣營之中,一路上無人敢攔,眨眼間就來到他面前。 正是軍中斥候。 幾個斥候從馬背上翻身躍下,來到高惠真面前,疾聲道:“大帥,唐軍來襲!” “呼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