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蕭瑀揉了揉額頭,恭聲道:“陛下乃天下之主,滿朝文武天下黎庶,莫不衷心敬佩,愿為陛下效死!然而政事堂的制度乃是陛下金口御旨,豈能朝令夕改?既然有政事堂在,那么就要依照政事堂的規矩來辦,房俊之罪責由政事堂商議確定,報請陛下允準。若陛下不滿政事堂之制度,大可予以裁撤,老臣無話可說?!? 一直“事不關己”的李績這個時候終于開口:“陛下,朝廷自有法度,任何事都要遵循法度辦理,否則以人治法,則天下危矣?!? 唐初的大臣們個個歷經戰火,皆乃人中之杰,固然對李二陛下敬佩服帖,卻沒有誰是毫無原則的應聲蟲,只知道一味的討好李二陛下從而丟了氣節。 固然不可能人人都如魏徵那般寸步不讓,但是在大是大非上,卻往往都很有骨氣。 法度之設立,就是為了規范世人之準則,自然皇帝也要包含在內,遵紀守法。若是絕對法度有誤,那也應當先行予以更改甚至廢黜,卻不能用時則有、不用則無。 法律放在那里不遵守,要來何用? 事事皆由皇帝之好惡一言而決,遲早天下大亂,社稷傾覆…… 一旁的長孫無忌一手捂著腦袋,一手摁著胸口,即便心中怒極,卻也知道李二陛下只是做做樣子,絕對不肯將房俊奪爵罷職、充軍流放,所以他干脆也不吱聲,等著李二陛下自己演戲。 李二陛下自然不肯嚴厲處罰房俊,但是這廝在御書房里毆打長孫無忌,若是輕飄飄放過,往后豈不是更加變本加厲? 便說道:“既然宋國公如此說,那朕就將此事交由政事堂處置,但是朕有言在先,此獠狂悖不敬、無法無天,決不可輕易放過,必須嚴懲不待,以儆效尤!” 蕭瑀心里一松,忙道:“喏!老臣遵旨?!? 李二陛下這才看向長孫無忌,安撫道:“輔機毋須動怒,這小子就是個混賬,不必與他一般見識。此事交由政事堂,自有律法懲處,必不輕饒?!? 長孫無忌頷首,語聲嘶?。骸岸嘀x陛下給老臣做主?!? 心中暗忖:您倒是推得一干二凈,政事堂?如今的政事堂幾乎成為太子的大本營,從上到下哪里還有他關隴貴族的人馬?此事到了政事堂,結局只能是不了了之,最后您發一通火,責罵政事堂一頓,推說政事堂自有法度,您不好干涉…… 不過他早已過了一怒沖冠的年紀,雖然心中怒極、恨極,卻也能夠隱忍,知道眼下非是與房俊計較的時候,暫且放在心里,這筆賬慢慢再算不遲。 君之報仇十年不晚,且讓這個畜生等著…… 內侍奉上香茗,李二陛下揮手斥退,然后端起茶盞飲了一口,示意長孫無忌、李績、蕭瑀三人飲茶,又瞪了房俊一眼,罵道:“混賬東西!” 房俊低眉垂眼,欣然領受。 李績飲了一口茶水,想起那幅導致了這一場鬧劇的平壤城布防輿圖,便問道:“陛下,那幅輿圖……應當如何處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