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元宵節結束,京城從節日的喜慶氛圍中抽離,又恢復到尋常莊嚴繁忙的生活中去。 熙和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低頭就看見了人群中顯眼無比的燕扶光。 下朝后,他叫太監傳召了燕扶光。 “父皇,您找兒臣什么事?”燕扶光端起宮女奉上的茶,淺淺抿了一口。 茶香悠遠,顏色清亮,不是凡品,燕扶光暗自評價。 熙和帝瞧著兒子面容冷淡,也有點尷尬。除夕過后,他總是覺得愧對燕扶光,派人送了不少好東西去晉王府,可燕扶光態度說不上好,說不上不好,不咸不淡的讓熙和帝掛心。 “不是父皇不想查,但是扶光你也知道,線索從中斷了,沒有再查下去的必要。” 這句話似曾相識,燕扶光依稀記得當年昭貴妃去世后,熙和帝也說過這句話。 就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將他母妃的死定性為病逝,而他因此深感皇宮的恐怖壓抑,選擇遠走西北。 “你的那個庶妃也好好的,太監死了就死了,總歸父皇沒讓你吃虧。” 燕扶光很想笑,他將幽深的目光投向熙和帝,滿不在乎地說:“父皇說什么就是什么吧。” 他已經不在乎熙和帝的態度了,線索他自己會查下去。 熙和帝反而越發不自在,他熟練地為自己開脫:“皇宮里的關系錯綜復雜,利益牽扯廣泛,扶光,你站在父皇的角度就會明白,很多事情不能太計較,睜只眼閉只眼過去了就好了。” 對此,燕扶光扯扯嘴角,連茶也不想喝了。 熙和帝自顧自地繼續訴說他的艱難:“近日,北邊蠻夷又開始在我們大燕的邊疆頻繁活動,朕的精力全都在這件事上去了。” 燕扶光挑挑眉,很感興趣的樣子:“那父皇準備怎么做?” 熙和帝摸摸下巴,喝水吃飯般自然地說道:“和親吧,一旦打起來又會牽扯許多無辜百姓,不利于大燕江山的穩定。” 燕扶光眼角眉梢染了霜似的冷,語氣卻輕松得接近贊同附和:“和親?父皇養那么多公主,是準備外族侵犯一次,您就送一個公主去和親?這樣確實不會勞民傷財。” 但長此以往,大燕勢必會更加衰弱。 三百多年來,大燕經歷過繁榮,也曾跌落低谷,到了熙和帝這里,形勢更加復雜。前三百多年積累的底氣漸漸耗光,熙和帝沒有偉大的治世之才,出了事只想著和親一條路,前前后后已經送十幾個公主出嫁了。 燕扶光很失望,對大燕的未來,他實在難以置身事外地感到擔憂。 熙和帝長嘆一聲,面容瞬間蒼老好幾歲:“國庫空虛,沒有銀子,打起來更難。” 燕扶光憋著氣,終于忍不住起身,他道:“一味順從反而會增加他們的氣焰,父皇雖然有自己的考量,但兒臣還是想說一句,如果您決定要出兵的話,兒臣愿領兵前往。” 說完,他不等熙和帝表態,行禮告退了。 走出御書房,燕扶光耳邊還縈繞著熙和帝的嘆息,以及那些表面顧慮大局,實則懦弱避戰的說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