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除非名家,國內電影編劇的地位一向如小透明,從來不被大眾所關注。可這次算是沾了閔學的光?朱鏡其幾人也被拎出來溜了溜,圈了一小波粉。 當然作為幕后人員,被提及最多的,還是閔學。 動作指導什么的名頭大家都沒太在意,作為警察會幾招也沒啥奇怪的,大家的重點還是在編劇上。 之前那些覺著閔學涉足主旋律改編難免要撲街的,現在紛紛被打臉,沒半個趕再往外跳。 為什么? 拋開那些主觀因素,一切還是要靠數據說話。 首映一天后,《湄公河行動》的票房雖不說一騎絕塵,但也在同一日上映的三部電影中以微弱優勢領先。 這不能說明《湄公河行動》不夠好,電影上映首日的票房,與多種因素相關,導演和主演都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敢在十一黃金檔當天上映,其他兩部電影不用想也知道都是大制作。 一部是大導作品,另一部則集聚了票房號召力極強的兩名演員充當男女主。 《湄公河行動》這種聽起來和紀錄片似得宣傳主旋律的電影,能在這兩部電影的圍剿中殺出一條血路登頂,本身已經相當能說明問題了。 在一天的評分和口碑出來后,無論是電影的效果還是意義,都將其他兩部電影甩在了身后。 不難想象,經過時間推移,口碑發酵,這個差距會越拉遠。 見此,劇組上至林賢主演們,下到各個組,都彈冠相慶起來。 數載準備,幾度險些喪命的辛苦拍攝歷程,今朝得到大眾認可,總算沒有白費。 可還沒等林賢發出慶功宴的邀請,轉天就“出事”了。 第二天的娛樂新聞,鋪天蓋地爭相報道,某女星夜宿男星家中,密會八小時,直至清晨才神秘而出。 而這某女星和男星,這么恰巧,就是那部票房暫時位于第二位的電影男女主角。 如此拙劣的宣傳手段,按說是個人都能猜出其目的,無奈大眾就是喜歡這個調調啊。 一時間,得知二人正有電影上映的人數刷刷的往上飆,而這些人在影院拿不定主意看什么電影時,多半會選擇二人的電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