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坊這邊,雖然今天停工,可是最近天氣好,大家也喜歡聚集在這邊一起生火做飯。 林毅是閑不住的人,哪怕今日還下了河幫忙,他回來洗了洗換了衣服,還是過來干活了。 作坊的房子過兩日就可以封頂,占地面積很大,那些煙囪有村里房子的五層高了。 遠遠望去,還是挺壯觀的。 這時候的幾戶難民也是湊到一起嘀嘀咕咕,無不羨慕人家大柳樹村的。 “嫂子,你說咱們若是能落戶到大柳樹村就好了,不是有荒地可以買嗎?” 有一個婦人是真心想要留下來的。 他們留下來這三戶之所以能留下來,都是因為家里沒人了,甚至連親戚也都走的差不多了。 老家沒親人,生活在哪里不是生活呢。 “哪有那么容易,想要落戶到別的村,還要去官府轉戶,得花銀子呢,不然,就得官府以安排難民的名義給安排下去。” 馮氏也想留下來,大柳樹村的人都和善,氛圍好,縣令還親自來安排農耕,誰不想留呢。 眼看著這作坊快弄完,他們就要回去了,還真舍不得。 按她的想法,現在哪怕一家人都跟著東家做活,她也樂意留下來。 東家夫妻也都是心善的人,跟著他們,日子比在家種地都強呢。 “我有個想法,東家的地越來越多,這些都需要種呢,你說我要不要去問問東家,哪怕賣身給他們,做個婆子,咱們都是勤快人,東家也不苛待,都好。” 那婦人越想越可行。 大戶人家的婆子也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 馮氏卻是有一絲憂慮,做活可以,若是賣身就是奴才,她倒是無所謂,孩子們可咋辦。 正說著說著,就猛然看到身后縣令和沈淵他們不知何時來了,兩個婦人嚇的立馬跪地磕頭。 這是民眾對官員的應激反應,他們一輩子見過最大的官可能就是里正,哪里見過縣令。 來大柳樹村真是開了眼了。 “不用多禮,本官就是來看看,你們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許懷遠擺了擺手,也沒和她們多說,就和沈淵一起進了作坊內。 作坊內空間很大,分了兩個區域,其中一個中間在壘土灶,那灶竟是跟兩間房子差不多大,長方形的,做了兩個。 巨大的灶旁邊還挖了一個深坑,里面要放一個巨大的水缸。 另一個區域確切的說是個另外一個房子,外頭有一個巨大的洞眼,里面有一條長龍似的泥土壘的炕。 許懷遠不懂這些,只覺得這工程量也真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