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本來通許縣的豆制品加工就聞名大夏朝,若是再出個其他產(chǎn)品,他已經(jīng)能想象得到各大商人涌入通許縣的繁華景象了。 “你們放心大膽去做!只要我一天在這通許縣,就沒人敢來搗亂。” 許懷遠此刻也是充滿了凌云之志。 蘇晚晚給多做了一些窩窩頭,還掐了好多紅薯葉紅薯梗給裝起來,讓許縣令給帶回去。 許懷遠也沒有客氣,那窩頭好吃,正好拿回去給娘他們嘗一嘗。 “我娘還念叨著你們呢,只不過這幾日小多多生病,她沒法來。” 他娘看難民都返鄉(xiāng)了,也想著要返鄉(xiāng)種地,鄉(xiāng)下老太太猛一下子來縣城住,確實有些不習慣。 還有大哥一家,也都是想回去。 他好說歹說,才都留了下來,給大哥找了個活計先干著,若是真不適應(yīng),等秋收過后再回去也不遲。 “我也想許老夫人了呢,老夫人若是覺得在縣里無聊,隨時可以帶著多多來找我們。” 蘇晚晚也不客氣,今日多番接觸,她發(fā)現(xiàn)這許懷遠真是沒有一點架子,剛開始還說“本官”,一副端著的樣子,到最后直接和沈淵稱兄道弟了。 這敢情好,在這通許縣,能有縣令罩著,他們更容易施展拳腳。 “成,那我回去就和娘說,等多多好了,讓她沒事來叨擾,省得一天就想著回老家去。” 許縣令帶著衙役離開,趙慶海卻留了下來。 現(xiàn)在諸事妥當,他們要專心研究紅薯和玉米的生長習性,再次駐扎在大柳樹村。 又多了五十畝地,沈淵直接都種上了豆子。 有曲轅犁和耬車,這五十畝地也不是問題。 等村里的地都給種上,也是半個月過去了。 作坊這邊又雇傭了村里的幾個人來干活,是越來越快,肉眼可見的速度快要封頂了。 蘇晚晚也沒閑著,她把水車給畫了出來,直接拿著圖紙去找里正。 這些日子下了一場小雨,可是剛種下的種子需要澆地。 傳統(tǒng)的都是打水澆地,也是太慢了,若是有水車,挖溝建渠,就能自動灌溉,不知道要省多少人力。 當然,她也是有私心。 作坊那邊也需要大量用水,這渠也要通往作坊這邊。 不管這次澆地用上用不上,先造好總能用上。 但是這水車造價有點高,她家雖然有財力自己造水車,可是她也想讓村里都能用上水車灌溉。 既然是全村用的,就要全村一起出銀子,她始終都覺得不能讓村里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該出錢還得出。 關(guān)乎全村灌溉,自然要找里正商議。 趙慶海住在里正家里,正在跟著兩個徒弟記錄,蘇晚晚見到立馬打了個招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