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都有位留守-《大唐頑主》
第(1/3)頁
盧田的臉上略顯得意,笑道:“早在五日前我便將此事稟明家兄,想必奏折現在早已到了陛下面前了!”
“有京兆尹為臣公在,陳刺史還擔心什么,若順利的話,也許京城的人已經在去往幽州的路上了!”鄭倫也微微一笑對陳瓊說道。
“不僅有為臣公,還有義敬公,有他二人在,義敬公一生忠直,以他的性子,是斷然不會對此事坐視不理的!”
鄭倫口中的“為臣公”,便正是京兆尹盧商,盧為臣。而義敬公,則正是當朝尚書右仆射,鄭肅。
當初李湞因劉睿一案入京接受三司會審時,在尚書省都堂之內是見過面的,當時鄭肅還為此將白敏中趕了出去。
......
長安城,延英殿。
冬日的夜總要來得更早一些,也更長一些。
已近亥時,王歸長已將殿內的燈油填了三次,有些昏黃,但還算是明亮。
李忱緩緩將手中的《貞觀政要》放于案上,抬手輕輕揉了揉有些酸脹的太陽穴,原本坐得筆直的身子微微向后靠了靠,正倚在憑幾之上。
“大家,該歇息了!”王歸長將那件稍稍滑落的裘袍輕輕為李忱披好。
李忱雙目微閉,登基雖然不足一年,皺紋卻早已爬上了這個年僅三十六歲漢子的額頭,便是兩鬢間也多了些銀絲。
而這些,本不應是這個年齡應該出現的。
“王歸長,你覺得朕該如何處理此事?”李忱閉著眼睛,輕聲問道,言語中盡顯疲憊。
王歸長聞言后想了想,道:“盧府尹與鄭仆射皆是國之柱石,此舉也算是憂國憂民,至于如何定奪,老奴相信大家自有分寸!”
李忱聞言睜開眼睛瞪了一眼王歸長,不忿道:“你這老貨說話從來都是滴水不漏,朕的分寸怕是你早已知道了吧!”
王歸長不由笑道:“老奴就全當大家這句話是夸贊了!”
“你這老貨!”李湞白了一眼王歸長,但旋即卻又忍不住笑道:“青鸞這孩子行事太過張揚,也不知像誰,反正是不像朕的!”
“如大家這般能屈能伸才是處世之道,大皇子還是太年輕了!”
李忱點了點頭,道:“青鸞這次太大意了,私募兵馬這種事怎么能這般輕易便被人發現了呢,以鄭肅與盧商的性子,怕是不會那么容易善罷甘休!”
王歸長想了想后,道:“倒不如大家先拖上幾日,待青鸞那邊的事情差不多了,自然也便過去了!”
李忱冷笑一聲道:“呵呵,你說得倒輕巧,此事說大便大,說小便小,鄭肅與盧商身在長安,瀛洲那邊若沒什么人的話,他們又怎能得知?”
“大家的意思是說這背后有滎陽鄭家和范陽盧家?”王歸長問道。
“怕是還不止這兩家,瀛洲還有清河崔家和太原王家,估摸著是青鸞做了什么事,損及了這些名門望族的利益,只要青鸞不罷手,此事便算不得完!”
李忱有些擔憂,李湞身在盧龍,孤家寡人一個,又怎會是這些名門望族的對手。
“那大家的意思是......”王歸長不解地問道。
此時只見李忱緩緩起身,而后在殿內來回踱著步子,在燭火的映照下,臉色更顯憔悴。
正在此時,一名內侍端著一碗參湯緩步走來,王歸長將參湯接過,而后雙手呈到李忱面前,道:“夜里風寒,大家先把參湯喝了暖暖身子!”
李忱接過參湯,雙眉微皺,面色略顯遲疑,手中玉匙輕輕舀動,但卻始終不曾入口。
“李德裕現在何處?”突然,李忱問道。
王歸長聞言馬上答道:“大家忘了?前陣子文饒公剛剛被貶為東都留守,此時定是在東都!”
李忱點了點頭,轉身將參湯又塞回王歸長手中,幾步走至案前。
竹筆蘸墨,運腕如飛,蒼黃的藤紙之上幾行小楷躍然而現。
筆鋒如刀,轉折犀利,雖不過十余字,但字里行間卻流露出一道凌厲之氣。
寫罷之后,李忱將手信遞給王歸長,道:“你即刻找人將此信送與李德裕,兩日之內必須送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绥中县|
临泉县|
临汾市|
枝江市|
荥经县|
凭祥市|
兰州市|
德江县|
镇江市|
公安县|
镇宁|
长武县|
株洲市|
将乐县|
合水县|
古田县|
仲巴县|
东辽县|
琼结县|
宝丰县|
靖安县|
宁远县|
岫岩|
东丰县|
伊金霍洛旗|
视频|
合肥市|
荣昌县|
高雄县|
珲春市|
平阳县|
资源县|
綦江县|
台江县|
瓮安县|
吉木乃县|
印江|
武鸣县|
陕西省|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