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八朝元老的意思-《大唐頑主》
第(1/3)頁
但崔彥昭只是稍稍挪開了些手指,正露出信札上的一行小楷,字跡規矩娟秀,頗有初唐書家歐陽詢之風。
幽州行軍司馬李澤遠親啟。
短短十一個字,卻讓李湞心中不得不為之一動。
原本李湞以為這不過是陳瓊寫與崔氏要挾自己的密函,所以李湞不愿去看,因為他怕自己忍不住會做出什么事來,畢竟在眼下這個時候,能夠用腦子解決的事情便盡量不要動手。
而崔彥昭讓自己看這封信不過是想以此對自己示好,從而保護崔氏的利益不受損害,僅此而已。
但現在看來這封手信顯然并非陳瓊所為。
李湞見狀之后這才雙手接過手信,而后緩緩打開,崔彥昭則退回原位,也不看李湞,只是自顧吃茶。
而李湞打開手信之后不看正文,目光卻直奔那最末一行。
因為李湞覺得首先要知道寫信之人是誰,然后才會知道這封信值不值得自己去看。
顯然,這封信值得去看。
因為署名人是崔珙。
崔珙,博陵崔氏,德宗貞元十八年進士及第,至今已歷八朝天子,先后任少府監、同州刺史、鳳翔隴州節度觀察處置等使、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仆射、鳳翔尹、京兆尹、御史大夫、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右金吾大將軍等等等等,四十年來幾乎將大唐王朝的各級京官都做上了一遍。
會昌年間因與時任中書侍郎的李讓夷不和,被人構陷而被貶恩州司馬,李忱繼位之后,將原會昌年間被貶官員一一召回,崔珙就任太子賓客,位列太子少師,爵封安平郡開國公、食邑兩千戶。
如今已年近天命,雖多次請旨致仕但均未被恩準,只是不再參與朝中機務,但若論這朝中德高望重之人,唯崔珙一人而已,便是連白敏中等人都不敢在其面前造次。
面對如此人物,便是李湞再不情愿,都無法駁了這個面子,甚至如果崔珙進一步要求些什么,李湞也都無法拒絕。
但李湞相信崔珙不會要求些什么,這樣能夠經歷八朝而不衰的人物,有些事看得比誰都明白,眼光也會更長遠些。
清河崔氏也好,博陵崔氏也罷,都屬同宗同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崔珙明白這個道理,而作為崔氏一門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便不能不為自己的子孫后代著想。
崔氏一族自東漢時便已是名門望族,如今屹立八百余年而不倒,若說這其中緣由,除了崔氏多出俊才之外,更重要的便是四個字。
審時度勢。
正因為崔珙知道審時度勢,所以才屈尊給李湞寫了這封手信。
畢竟對于河朔三鎮的事情,即便是天子李忱都不會過分插手,更多的還是那種用以宣告天家威儀、近乎聊勝于無的過問。
河朔三鎮的事自有河朔三鎮的人來處理,即便是名門望族也要遵循這個規則。
所以對崔珙來說,此事只能示好,而決不能對立,尤其是與一個風頭正盛的少年將軍的對立,是極其不明智的選擇。
八百年來,崔氏一族的枝葉已遍及大唐每一個角落,自是名門望族,那么便不會因為那區區幾百畝、千畝的田產而殃及存亡。
說到底這對于崔氏來說不是生死攸關的事,此事可大可小。
大,則與李湞針鋒相對,為崔氏開罪了一名得寵的將軍,甚至引起盧龍節度使的反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新乡县|
长阳|
景泰县|
黑水县|
新乡市|
景泰县|
桐庐县|
岑巩县|
阿拉尔市|
林州市|
黑水县|
积石山|
喀喇沁旗|
凤凰县|
阿图什市|
绍兴市|
赤水市|
安岳县|
岑巩县|
安宁市|
赫章县|
江口县|
康保县|
古交市|
肇州县|
福建省|
汾西县|
健康|
舟曲县|
昭通市|
舞阳县|
枞阳县|
丰台区|
阳东县|
武平县|
民勤县|
宁化县|
自贡市|
苏尼特右旗|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