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盜洞越下越深,我和把頭都跳進去挖了,一鏟子一鏟子的土被不斷扔上來。 “鐺。” 忽然間,把頭的旋風鏟鏟到了某種金屬物體,現在其他人都不說話周圍很安靜,這聲響動靜聽的很刺耳。 “出貨了?什么東西?”玉姐跑過來問。 把頭扒拉扒拉土,他從坑里提出來一件銹跡斑斑的青銅器。這件青銅器造型怪異,按理說我之前也見過不少青銅器,可這樣造型的還是第一次見到,也不認識叫什么。 這是件扁圓形青銅器,有蓋兒,蓋子是封著的,隱約能看到刻有某種動物圖案。 光看器型,這東西很像現在人插電用的那種暖手寶。保存狀態不太好,我感覺人輕輕一碰這東西就會四分五裂。 仔細研究了蓋兒上的圖案輪廓,把頭驚疑的說:“這畫的莫不是鎮墓獸類的圖案,你們仔細看,這圖案是不是有點像幾十年前河南濮陽出土的蚌塑石雕?” 姚玉門看過后不住點頭,“把頭你別說,還真挺像,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年濮陽的那處遺址是新石器晚期的吧?可比西周還要早的多。” 我聽不懂他們說的什么意思,便問玉姐這蚌塑是個啥東西。 玉姐告訴我,這東西長著猴子尾巴豬的頭,當年挖出來的時候也沒人認識,后來有學者發現,這東西原型和古山海經里一種叫蚌塑的動物很像。所以就有了這個詞,行里人都認為濮陽的那件是個孤品,沒想到這里有一件同圖案的青銅器。 “哦,這樣啊,那是真珍貴,不過可惜,都是黑干銹,爛了。”我嘆了口氣,對這件珍貴的青銅器表示惋惜。 黑干銹是盜墓行里的說法,這種銹最不受行里人待見,因為這種銹色的青銅器幾乎都來自臟坑,臟坑的東西價格最低,品相都不好。 順便多說下。行里人把商周到戰國時期的青銅器皮殼銹色分成了四種。玉有觀皮識玉,青銅器也有觀銹定價這類說法。 這幾類分別是干青銹,也叫平銹,就是渾身都是綠的那種銹,常見于北方地區的河北山西內蒙一帶。第二種銹是水銀銹,特指水里撈上來的東西,這種銹是白白的一層,是有毒的,帶水銀銹的青銅器一定要處理過才敢上手把玩,要不然會中毒。 在就是紅藍反鉛銹,這種銹行內價格賣的最高,孫老大曾告訴我,要是碰到紅藍反鉛銹的大貨千萬別用殺青的法子去洗,洗過的話價格大打折扣。 最后一種就是眼前這件青銅器上的黑干銹。青銅器上長出來黑干銹,說明這底下有過臟坑。臟坑說的是糞堆,茅坑,豬圈羊圈這些骯臟的地方。 把頭端起來這件青銅器聞了聞,皺眉道:“的確,有股子屎尿味,”真正的盜墓賊鼻子都很靈,把頭又是老手子,他的話我們自然不會去懷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