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距地球上空約100公里的地方,有帶正電的大氣層,與地面之間形成恒久電場,即自然界電場。 電場方向垂直指向地面,它使人體頭、腳之間呈現(xiàn)一百伏至二百伏的電位差,空氣中的電荷通過人體流向大地。這種自然電場能對地球上的人類和各種生物產(chǎn)生良好的生理刺激。 而人的健康和壽命同樣取決于帶電量的多少,健康者擁有80%的負電和20%的正電,即陰陽平衡。 如果用示波器來測量人體體表,就可以看到大多數(shù)人的體表上有50赫茲的交流電波形。 當(dāng)然了,凡事無絕對,自然界的進化是神奇的,總有一些生物或人,擁有異于常人的構(gòu)造。 世界上帶電人和自燃人多不勝數(shù)。 “臥槽,我該不會真的帶電了吧。” 小的時候,杜小笙曾看過華央臺的新聞報道,上面介紹過華國的帶電奇人張德科老人。 這位老人可以在頭上耳朵上掛了6只13瓦的紅、白色小燈泡,一手抓住電線的火線,另一手抓住電線的零線,接通電源后,220伏電流在他身上做為導(dǎo)體,6只13瓦燈泡全亮了起來,并且燈泡的亮暗程度他還可以控制。 密蘇里州詹妮·摩根身上所帶的靜電達3萬伏特。 而自然界中,也有通過放電來捕捉生物的電鰻。 杜小笙經(jīng)過四次完人改造,每次改造身體都是跑酷系統(tǒng)釋放大量的電荷對細胞進行刺激。 “難道是跑酷系統(tǒng)對我身體的改造,使身體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抗電性和存電性?這才導(dǎo)致我身體之中可以存儲雷電?” 杜小笙興致勃勃地又試驗了幾次,發(fā)現(xiàn)體內(nèi)的電流在使用十幾次之后,變得小了很多,到最后只剩下一丁點火星。 見狀杜小笙興奮地心情漸漸淡了下去,自嘲地摸了摸鼻子笑道:“還以為是特異功能,原來只是存電,用完了就沒了。” 抓起傘兵刀插回鞘中,杜小笙重新掩蓋了自己的蹤跡,開始思量起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任務(wù)還是要繼續(xù)做,不過現(xiàn)在我的身上一無所有,在野外呆的越久就越危險。”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莫不如先跟著這群巡山隊的人,看看有沒有機會潛入他們的基地,再做下一步打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