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衛淵前腳剛離開相府。 參知政事與三司長官還有幾部尚書,就從屏風后現身。 韓章抿了口茶,看向眾人,詢問道:“你們覺得,衛淵此人如何?” 幾位跺跺腳就能讓京城抖三抖的大人物陸續開口道: “可惜了,如此英才,即使從文,也必有一番天地。” “不是咱們得人,也不一定就是敵人.若此子將來上位,就不見得,會與我等作對。” “不是朋友,也不是敵人.有意思,陛下想要扶持他,我們如果多加干涉,反而會使陛下不悅。” “.” 韓章點了點頭,“那就.再看看吧。” —— 衛淵離開相府以后,就前往英國公府,將與韓章的對話告知張輔。 后者笑道:“你是未來武勛,他們探一探你的態度,也在情理之中。” 衛淵釋然。 文武兩大派系,有著不同的發展方向。 自太宗一朝開始,文官派系就定型了。 一般來說,宰相等幾個領頭人物,覺得年輕人里若有不錯的苗子,便去扶持。 這就是所謂的‘門生故吏’。 之后一脈相承。 而武勛自建國開始,就形成了固有的派系,也就是‘繼承制’。 從體制上來說,科舉出身的宰相,與繼承出身的武勛魁首,就是站在了對立面。 “徒兒應該沒有說錯話,至于那位韓大相公如何想,就不是徒兒能左右的了。” 衛淵初入京城,自然是誰也不愿得罪。 可他現在就是一名武將,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而今日,通過與張輔的談話,衛淵基本可以敲定,張輔是想將自己培養成下一任代表武勛利益的人物。 “縱然說錯話了,也無妨,伱的前途,又不在韓章的手里。” 張輔是一名純粹的武將,心中只知忠君報國。 這也是趙禎對其放心的一個關鍵因素。 武將抱團不可怕,可怕的是武將跟文臣抱團,張輔一直都很清楚這點兒。 隨后,衛淵離開英國公府,就此一夜無話。 —— 翌日。 徐長志代表勇毅侯府前往盛家。 整個徐家,就只有他一人出面,不過,這也夠了。 因為如今的徐長志,就是勇毅侯府的頂梁柱。 壽安堂。 盛老太太坐立不安。 盛紘與王若弗坐在一側,前者寬慰道: “娘,長柏已經在家門前迎候徐護軍了,想必也快到了,您別著急。” 說著,還給站在盛老太太旁邊的明蘭使了個眼色。 明蘭會意,笑道:“徐家哥哥說了會來,就一定會來,祖母,您就放寬心吧。” 衛淵如今算是盛家的親戚,輩分就比徐長志大了。 不過,他們二人之間,也從不在乎這個,依舊是兄弟相稱。 武夫,從不拘泥于俗禮。 盛老太太點頭道:“只是許久不見娘家人來了,心里有些不安,不打緊。” 明蘭笑了笑。 這時,長楓急匆匆走來,說道: “徐家哥哥已經進門了,正與二哥一同過來。” 盛老太太連忙起身,激動道:“好好好。” 話音剛落。 就聽外面響起一道聲音, “姑祖母,侄孫來看您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