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衛淵立功一事,張輔還未匯報給朝廷。 但是,前者陣斬七將、奇襲糧倉、草人借箭之事,已經傳播出去。 皇城司也在第一時間,將此事稟明趙禎。 汴京城,皇宮,大朝會上。 趙禎龍顏大悅,“衛卿,乃朕之武曲星也!” 經此一役,他更加堅定了,要與遼、夏二國,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 當年關羽過五關才斬六將。 這次衛淵陣斬七將,注定要被世人傳唱。 最近幾年,要說風頭最盛者,當屬衛淵! 曾幾何時,最讓百姓夸夸其談的,是某個文人寫得某首詩詞歌賦。 是哪個風流才子與佳人造就的韻事。 可現在呢? 百姓們聽到最多的就是,衛淵又立功了! 汴京城內,某處酒樓里。 說書先生,正講著衛淵陣斬七將的故事: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一名夏將,手持亢龍锏,化作金龍,向衛將軍斬殺而去!” “衛將軍臨危不亂,手中關刀一閃,赫然見那金龍消散!” “其余幾名夏將,心知衛將軍非一人之敵,便擺出三才大陣,要借以天地之勢,將衛將軍絞殺?!? “就在這時,衛將軍身后竟有神形顯化,赫然如關公在世,那一戰,使得天崩地裂...” “...” “那三名夏將,也非泛泛之輩,用我中原陣法...” “...” “諸位聽客,正所謂古有三英戰呂布,今有衛淵斬七雄,揚我大周武威!” “...” 講至此處,整座酒樓內的聽客頓時沸騰了起來,喝彩聲、議論聲,不絕于耳, “衛將軍威武!” “哪怕是當年的武襄公,也做不到像是衛將軍這般,陣斬七雄吧?” “彩!諸君,這杯酒,我等應敬衛將軍!壯哉忠勇伯!” “唉,早知當年,就學忠勇伯棄筆從戎了!” “...” 提到衛淵棄筆從戎之事。 意欲下臺的說書先生,頓時莞爾一笑,敲了敲醒木,笑道: “諸位,諸位,稍安勿躁,方才在下聽一位客官說,衛將軍從軍,乃是棄筆從戎?!? “諸位可知,衛將軍為何棄筆從戎?” 眾人陸續安靜下來,聽著說書先生的解釋, “衛將軍從戎之時,恰巧是武襄公去世十年之日!” “興許,十數年前,在武襄公去世時,衛將軍就有了從軍的念頭,只是那時,他手無縛雞之力?!? “于是,就苦練十年武藝,直至大成,方才當兵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