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待到雁門關內的拋石車反擊后,西夏軍才暫且停下了前進的動作。 隨著方才西夏軍隊的推進,雙方也已經(jīng)進入箭矢的有效殺傷距離范圍內。 野利遇乞一聲令下,“弓弩兵上前!” 隨后,借著盾牌兵與投石機的掩護。 西夏的弓弩兵,瞬間站成數(shù)排。 他們手中掌握的箭矢,都是浸在油里泡過的。 箭頭部分,也纏繞著一圈易燃物。 每個人的身上,還戴著一塊火石。 放箭時,只需摩擦身上的火石,就會形成一支殺傷力更為驚人的火箭。 歷朝歷代流傳的兵法里,對于攻城之策中,最廣泛提到的,就是火攻。 一支支火箭,猶如落雨般,頃刻落在雁門關城頭之上。 大周將士們使用的盾牌,多以木、藤、皮革等物制作。 對于冷兵器有著極為完美的防御力。 哪怕面對鈍器,也能起到作用。 不過,面對這些火箭,就顯得有些短板了。 如若連續(xù)幾支火箭,都落在同一面盾牌之上,蔓延到盾牌上的火,足以將其內部結構損壞。 西夏軍的攻勢很猛烈,那箭雨,就像是不要錢似的,嘩嘩落在城頭。 趁著弓弩兵發(fā)力的情況下,野利遇乞也沒有絲毫猶豫,讓全軍將士持續(xù)推進。 這一次,西夏軍行進的步伐,明顯快了許多。 只見有那么一隊人,約有六七個,抬著云梯,就奔跑著沖向雁門。 似乎都想得個先登的功勞。 “放箭!” “準備滾木、礌石!” 衛(wèi)淵大聲叫著。 他突然感到了壓力。 一種自雁門關大戰(zhàn)后,再也未曾出現(xiàn)的壓力。 似乎自擔任代州團練使以來。 他所經(jīng)歷的一切,包括封爵,都太順了。 內心竊以為,西夏的軍隊,不過如同數(shù)月前,差點被自己殲滅的遼國先鋒軍。 然而,通過這一次,西夏軍有條不紊的攻城手段,以及那種被激發(fā)出來的,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士氣軍心。 衛(wèi)淵就深刻明白,他一直將西夏軍小覷了。 或是,將天下的精銳之師,都小覷了。 先前,被他打殘的遼國先鋒軍,在西夏乃至遼國真正的精銳之師面前,不過就是一群散兵游勇罷了! 甚至,若非是想與西夏聯(lián)手扼制大周發(fā)展,遼國都不會派兵前來。 又怎會派來真正的精銳之師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