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西夏軍攻城的次數愈加頻繁。 固守雁門的大周精銳之士,自然是有些禁不起折騰。 畢竟,要打就打,結果都是虛晃一槍。 上一刻,正準備豁出性命大干一場,下一刻,就看到敵軍撤退了... 一次兩次還好,次次如此,誰受得了? 西夏軍將周軍磨得沒了耐性。 可是,他們的士氣軍心,也跌入谷底。 雁門關城頭上。 衛淵聽了徐長志所言,朝著別處招了招手。 赫然見一斥候來到二人跟前。 衛淵問道:“將你們在關外打探到的消息,如實說出來。” 斥候點了點頭,抱拳道:“上月初旬,敵將野利遇乞,差人送戰報往西夏,索要錢糧無數。” “本月初旬,西夏帝湊集兩百萬斤糧食及戰馬六萬匹與若干輜重發往邊境。” 野利遇乞指揮著三十萬西夏軍。 如今囤聚在雁門關前的,就有整整二十萬。 兩百萬斤糧食并不多。 但是,從西夏國主發來的糧草中,衛淵可以推算出一個時間。 只算雁門關前的二十萬西夏軍。 加上他們此刻擁有的糧草,再吃掉兩百萬斤糧食,可能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也就是說,后續,野利遇乞仍舊想著不給李元昊賣命,繼續要錢要糧的情況下。 他就必須在一個月之內,打出一個好結果來。 否則,李元昊絕對能做出臨陣換帥的事情。 “你方才說,我與野利遇乞對陣,屢戰屢勝的消息,已經傳至整個大周。” “也就是說,野利遇乞屢戰屢敗的消息,想必也傳到了西夏百姓的耳朵里。” “如果你是野利遇乞,將如何重新獲取在民間樹立的威望,或是贏得西夏國主的信任?” 衛淵問向徐長志。 后者眉頭緊鎖,陷入思考。 忽地,他恍然大悟, “有點兒類似野史中記載,陸遜故意兵敗的事跡。” “其目的,是要拖住我軍,以逸待勞,使我軍心無斗志?” 衛淵點了點頭,“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他連敗了這么久,若是大勝一次,足可將一切都推給兵法。” “而且,西夏前來攻城的軍隊,從大纛、番號中不難分析出來,是同一撥人。” “也就是說,西夏士卒大都在養精蓄銳著,他們只需抽出一支軍隊拖住我軍,使我軍守城信念低迷,就可達成目的,隨時攻城,一勞永逸!” 徐長志仍是不解道:“可到了那時,他們的士氣也跌入谷底,還何談攻城?” 衛淵搖頭道:“如果我們是真刀真槍,將敵軍殺退一次又一次,他們自然會心生怯弱,不敢來攻。” “可是,這么些時日以來,西夏軍每次攻城宛若兒戲,西夏的那些將領們,怕是都憋著一口心氣,想要一雪前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