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散朝后,嘉佑帝留下韓章、張輔、曹耀衡等幾位中樞大臣,商議西夏遣使一事。 韓章率先開口道:“西夏就是料定我們,剛與遼國一戰(zhàn)后,不愿擅動兵戈,所以才要趁這時遣使。” 張輔道:“西夏邊城夏州距離我京都最近,他們不從夏州入關(guān),而是選擇從代州...臣懷疑,他們是想探我大周邊防。” 皇城司指揮使燕達作揖道:“陛下,自開春以來,西夏與遼國便派出了大量探諜前往代州。” “光是上個月,我們的人,就抓獲兩國探子近百名。” 近百名? 聽到這個數(shù)字,一眾大臣,都是面色一變。 哪怕是在戰(zhàn)時,也不過如此了。 兩國,究竟要做什么? 嘉佑帝看了一眼張輔,詢問道: “如果你是西夏或者遼軍的主帥,兩國聯(lián)盟,攻伐我大周,你會從什么地方合兵入關(guān)?” 張輔毫不猶豫的直言道:“代州!” 嘉佑帝微微皺起眉頭,“說說你的看法。” “諾。”張輔鄭重作揖, “啟稟官家,如果是西夏獨自來犯,從夏州入侵汾州,或是從西平、西涼二府入侵蘭州、慶州,都不失為上上之策。” “畢竟,西夏的主要軍隊,都集結(jié)在興慶府一帶,此地距離西平、西涼二府都近。” “可若與遼國合盟來犯,必不會像當年一樣,采取分而攻之的策略,昔日二國兵敗,已給了他們教訓,萬不會重蹈覆轍。” “若與遼國合兵,遼國也不會冒險借道西夏,進攻我大周蘭州、慶州一帶,而代州,也與西夏接壤!” “故而,兩國合兵,當首戰(zhàn)代州。” 嘉佑帝剛剛登基的時候,因其年幼,皇權(quán)不穩(wěn)。 當時,西夏與遼國就曾聯(lián)盟合兵。 西夏取蘭州,遼國去代州。 結(jié)果遼軍久攻代州不下,西夏孤軍深入,被大周軍隊逐個擊破。 如果再想聯(lián)盟來犯,就不可能采取此前的法子。 所以,無論是從地理位置上看,還是從戰(zhàn)略意義上來說,首取代州,對兩國都有益處。 聽張輔說了那么多,韓章等人的神情,都不由得凝重起來。 如果,西夏使者,從代州入關(guān),是想探代州虛實,就不得不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