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用飯食后,日頭尚早。 恰巧這青日秋雨也漸漸止了,安遺坊高樓上的琉璃瓦更顯嬌翠欲滴。 李夜清和燭陰沿著云橋,緩步行走在樓閣之間,腳下是各家鋪?zhàn)雍头坏郎系男腥恕? 道道云橋,仿若隔出兩片天地。 燭陰指名要聽一段有關(guān)人祖時(shí)期的說書,李夜清知道安遺坊東陲有間茶館,里頭駐足著一位說書人,不過今日他說的是不是當(dāng)年人祖逐妖魔的故事,那就全憑運(yùn)氣了。 從食肆里走至那間茶館,莫約半刻時(shí)辰。 穿過一道影壁,映入眼簾的便是一道藏于樓閣間的隱匿巷子。 巷子口的幕墻上懸著一溜兒刻有符法的牌子,諸如防風(fēng),防潮,防走水。 這里喚作磨鏡巷,藏于影壁后,高樓間,不在地上,也非天上。 站在磨鏡巷的入口,向下還能瞧見云橋下的安遺坊眾生。 進(jìn)出此處的多是些偷閑的學(xué)宮弟子,歇腳的儒道二門行者,還有會(huì)符法的修行者。 若是沒有境界傍身,單是磨鏡巷外那影壁上的符箓就已阻隔了其路。 燭陰觀的嘖嘖稱奇,跟在李夜清身后走的輕車熟路。 磨鏡巷兩側(cè)懸著的燈籠映著樓閣紅漆底的顏色,那燈籠里盤踞著幾只點(diǎn)燃燭火的小妖。 而樓頂則被高樓檐臺(tái)所遮擋,好似樹蔭一般,偶有幾道青日光從縫隙中落下。 而李夜清口中的茶館,便是坐落在磨鏡巷中。 巷中陳設(shè)著十?dāng)?shù)張案椅,遠(yuǎn)處能瞧見煮茶打酒的博士和三兩茶客,卻獨(dú)獨(dú)不見說書的匠人。 燭陰側(cè)目道。 “李郎,這巷中的茶館怎也不見掛幌,沒有名號么,還棲身著十?dāng)?shù)只掌燈的小妖。” 聞言,李夜清不禁莞爾,指了指那巷口燈下。 燭陰俯身望去,卻見那小妖藏身的燈火下,巷壁的樓墻漆底上陰刻著端正四字。 有間茶館。 見狀,燭陰也不免失笑。 二人沿著巷道往前走去,鞋底踩在木板上發(fā)出吱呀聲響。 因?yàn)橄镒永镱^掛有防水符牌,故而先前那場青日雨不曾濡濕茶館些許。 巷子另一頭的木案上也懸著一溜兒木牌,上頭是諸如紅曲,璧澗,秋桑等茶水名稱,也有梨白,桃花這樣的陳酒。 茶館的掌柜盤膝坐在木案后,竟是位女子,烏發(fā)垂后,袖口偶然裸露出的一截雪白皓腕上隱約有刺青痕跡,而在她的臉上也赫然有著幾道妖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