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神冊-《大玄鎮妖師李夜清》
第(2/3)頁
這里雖是城南,卻比城北巡守的兵曹要多上幾何,不僅僅是城隍司祠廟里供奉的判君和夜游神,更多的則是因為城隍司旁的那座神樂觀府衙。
監天司與神樂觀同為大玄神道官衙,雖有上下級之別,卻無從屬之分。
只是一個直諫圣人,位居宮城,一個助其管理神道雜務,建于內城。
神樂觀取自‘六律五法,幽贊圣意,神樂四象,各有方合’之意,官職設提點一人,左右知觀各一人,協務郎五人以及大小佐輔二十六人。
眼下圣人回宮,提點和右知觀都隨帝駕去了宮城,整個神樂觀府衙中只剩下左知觀烏谷梁一人。
此時他剛處理完了手頭有關野神神位編纂和遷移的雜務,擱下毫筆,用鎮紙將名冊壓好,等其墨漬晾干。
攏了攏袖子,烏谷梁就走到了廊中。
早間下過一場雨,此時雨珠正順著府衙的青黃瓦檐的縫隙中滴落,天色陰青有如污了的銅鏡。
這在烏谷梁看來,卻不是什么好兆頭。
前幾日,神樂觀前任提點暴死家中,三魂不得離體,據說還是玉衣巷中掛職的一人去處理了此事,而途中還不曾擒住作祟的妖魔。
此時烏谷梁匆匆處理雜務出門,就是為了料理此事。
在神道體系任職的官員死后喪葬不同于尋常人家,只因他們知曉了太多有關大玄神靈的事宜,死后都需送入城隍司中,請靈祝度化體內二魄,再由判君送入輪回,這才避免被叵測人利用。
眼下帝駕已然返京,也不必停靈,烏谷梁便要帶上兩名靈官去坊正家中,將其送進城隍司祠廟。
就在烏谷梁帶著兩個身穿甲衫的靈官準備走出神樂觀府衙時,卻望見府衙的檐臺下站立著一人。
此人身著絳色袍衣,以冠巾纏發,腰間還別著一柄三尺長短的樸劍。
烏谷梁上前一步,仔細望去還發現這著絳袍的男人眉心有一點赤色的佛砂印。
“在下吳縉彧,乃是懸空寺行走使者,特來見神樂觀提點大人。”
烏谷梁雖然只是一介文職知觀,卻浸淫神道多年,養出了一身察人觀氣的本事。
喚作吳縉彧的絳袍男人自稱是懸空寺行走使者,只憑他那眉心的佛砂印,烏谷梁便認定他所言非虛。
懸空寺是大玄佛門仙山,寺內弟子點金色印,未受戒律的外籍弟子點赤色印,也發度牒文書。
再加上他精神內斂,氣息渾厚,已經是知境修行者,應當是汝南吳氏送入懸空寺的家族子弟。
而吳縉彧的喉部微微隆起,烏谷梁猜測應該是一種養器之法。
知境的修行者往往有飛劍法器隨身,有人以氣府煉化,往往養出滿腹劍氣,也有高功擁有養劍葫這樣的異寶,事半功倍。
根據烏谷梁的推測,這位懸空寺使者應當是以喉神養劍,一張口便能吐出劍來,這也是坊間說書先生常講的修行者張口能以飛劍殺人的由來。
有關汝南吳氏之事是神道秘辛,如今僅有司天監監丞,大小星官和神樂觀提點知曉此事,圣人意下是揪出其背后妖族以及震懾佛門,故而秘密遣李夜清西行蜀地。
不曾想吳縉彧故意抓住了提點入宮城的間隙,竟直上神樂觀。
烏谷梁看向這位懸空寺行走使者道:“在下知觀,提點尚在宮城,高功有何事宜不如轉告于我。”
見此情形,吳縉彧回道:“屆時勞煩知觀轉告,我來乃是為了清河縣水妖作祟的禍事。”
“水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鄂州市|
洱源县|
水城县|
健康|
莱阳市|
萨迦县|
屏边|
巴林右旗|
雷州市|
金堂县|
中卫市|
合水县|
成安县|
宁武县|
敦化市|
东莞市|
红原县|
四川省|
磴口县|
秦皇岛市|
滦南县|
汉阴县|
邵东县|
伊金霍洛旗|
全州县|
梨树县|
台中县|
筠连县|
襄城县|
阳原县|
仁寿县|
常山县|
咸丰县|
蒙阴县|
安平县|
碌曲县|
淮南市|
波密县|
张家口市|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