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這是在開玩笑,類似的事情肯定會經常發生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要是你真有要搗亂的想法,那你就得看看社會會變革成什么樣子。
“少爺的策略是沒有問題的,這里已經是到了矛盾激化的頂峰了,如果要是我們不解決的話,現在街面上肯定是尸橫遍野,根本不會出現這種繁華的景象,各地也都要好好的思考一下了,應該讓他們的行政長官看清楚,摸清楚自已社會是個什么階段。”
張九里對于這樣的事情是最有發言權的,一直以來這個家伙都致力于改善各地的生活條件,當然他也不是那么好心的,李象給他的任務就是讓這樣的情況繼續發展下去,讓各地為大唐朝廷制造利益。
而且是極為平穩的制造利益,如果要是靠著殺人制造利益的話,李象認為那大可不必,畢竟整個社會不能夠老依靠殺戮,我們依靠殺戮的時刻已經過去了,現在各地需要的是和平,在和平的環境之下,為大唐朝廷產生更多的利益,這才是這一階段的主流,中南半島的試驗可以說是極為成功的。
“但有些地方也得分個先后才行,就比如說安南國這種地方,我們是可以進行這種改革的,但是西方我們剛剛打下來的土地,當地還是讓他們吃點苦比較好,如果要是一開始就把他們拔高到這個層次,將來那些混蛋會提出更加過分的要求。”
對于西方各國的情況,蘇定方案是極為不記意的,對于蘇定方來說,那邊的人跟我們打了這么長時間了,而且還打的這么頑強,我們傷亡也不少,就得讓他們當一輩子奴隸。
說起阿拉伯帝國的戰爭,李象也是嘆了一口氣,蘇定芳也知道自已說錯話了,當年李象就告訴他們了,阿拉伯帝國不是一個小國家,跟這樣的國伯打仗,必須得讓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才行,如果要是沒有這個思想準備的話,那盡量還是不要開啟戰端。
現在這種負面影響就出來了,大唐帝國的勝利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對于阿拉伯帝國的情況,他們根本就沒有看在眼里,認為也可以很快取得勝利,可惜的是哪有那么簡單的事情呢?如果要是能讓你很容易取得勝利的話,這還是一個橫跨三大洲的帝國嗎?
“我們現在已經騎虎難下了,這是尉遲寶林寫來的信,前線幾萬軍隊已經不行了,去年的時侯我讓出個調整,我想著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但是前幾天進行了戰爭,讓我明白這個策略還需要調整,其實前幾天晚上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尉遲寶林手里的軍隊數量足夠的話,那么這十幾萬阿拉伯帝國的軍隊沒有人能夠跑出去,更沒有現在的北大營。”
李象他們幾個到了一個茶鋪,讓人送上來一壺茶,李象也把尉遲寶林寫的信拿出來了,蘇定方在戰場上就是一個殺神,自然知道尉遲寶林所說的是正確的,長久的南征北戰,讓他根本不需要去核對那些數據,只是簡單的看看前線將軍的信,他就能夠在自已的大腦當中復原那些情況。
張九里也是個非常聰明的家伙,此刻尉遲寶林所說的那些話,他也知道全部都是對的,但如果要是繼續增派兵力的話,那很有可能就會加大支出,但如果要是保持現狀,不對戰場增派兵力的話,之處是可以控制的,但這戰線很有可能會拉長。
就拿現在阿拉伯帝國的戰場來說,我們一直是占據優勢的,但我們的優勢并不大,每次消滅他們七八萬人,對于一個小國家來說,這或許就能夠讓到滅國了,但是對于阿拉伯帝國這樣的龐大國家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們的國家領土面積廣大,而且人口數量也非常多,你如果要想短時間之內把他們的國家給干掉的話,采取現在的這種作戰方式很顯然是不行的,尉遲寶林是一個將軍,對于寫信方面是不怎么擅長的,但還是寫了一張五頁的信。
這足以說明他已經認識到戰場上的不足了,想想我們以前重創阿拉伯帝國的戰爭,李成義解決十萬大軍的戰爭,程處默兄弟的戰爭,貌似參戰兵力都不少,這四萬軍隊能夠在阿拉伯帝國的土地上取得這樣的勝利,這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如果要是擺開戰局持續的打,我們是絕對不害怕的,可問題是你打贏了之后沒有辦法收拾戰場,這些士兵主要是還有兩條腿,他們都可以跑到阿拉伯帝國的后方,然后在某些將軍的組織之下,繼續成為一個抵抗軍營,就猶如現在新成立的北大營一樣。
明明我們干掉了他們百分之百的戰斗力,但我們卻只能收獲百分之四十五的成果,剩下的那些成果根本就收集不起來,這就是目前最為郁悶的一點。
尉遲寶林的信里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下一次戰爭或許還是這樣的結果,阿拉伯帝國無非就是死點人就是了,每次幾萬軍隊的死亡,對于阿拉伯帝國來說,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夠恢復過來。
他們的軍隊和其他國家不一樣,阿拉伯帝國的軍隊組織簡單,帶上一把彎刀和駱駝,基本上就是一只軍隊了,他們也不需要各種訓練,所以對于他們的國家傷害是極為小的,這些年我們對阿拉伯帝國的傷害,甚至還比不上當初那次大災難。
那個時侯全國都處于饑餓當中,的確是摧毀了阿拉伯帝國的經濟,至于軍事上的損失,好像他們從來都沒有看在眼里,都覺得這不是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