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唐初期的社會和明清不一樣,在明清兩朝,王爺的地位非常的高,不管你是丞相還是內閣大學士,見到王爺的時候都得下跪。 但是在唐朝這個社會,郡王和國公都是正一品,這幾個功臣都有國公的爵位,見面只需要拱手就好,再說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老兄弟,別說是李象這樣的皇孫了,即便是李泰李治兄弟,見了他們一樣要行禮。 李世民的孩子和這些功臣之后,平時大家也都是一塊玩兒,根本不分禮數。 唯獨當了太子的李承乾有所不一樣,不過人前人后的也不敢受這些國公的大禮。 “相國大人。” 李象也是趕緊的回禮,要是讓別人看到李象站著不動,那可能就是不尊長輩,早晚會被李世民拉去罵一頓。 “殿下開府建衙,在我大唐皇孫當中還是第一例,他日王府建好那一天,還要請在下過去喝杯水酒。” 房玄齡平時的時候話不多,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他不可能在大殿上和李象多說其他的,說過這句話之后就走了。 他和杜如晦在貞觀年間,被稱之為房謀杜斷,算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重臣當中的重臣,他都來給李象示好,這也是貞觀年間頭一份兒了。 其他各級官吏也都紛紛的過來,剛才也的確是被李象救了一命,如果要是沒有一個策略的話,還不知道此刻有多少人會被貶為庶人,他們的感謝也是發自內心的。 李承乾此刻就算是再害怕,也得把自己的身子給挺直了,不能夠當著大臣的面兒發抖。 終于大部分的人都出去了,李承乾有些害怕的看著遠處一個人,那就是他的親舅舅長孫無忌。 都說娘親舅大,長孫皇后去世之后,長孫無忌也記得妹妹的囑托,一心一意的輔佐自己的外甥,比李世民對他還嚴格,誰知道李承乾親小人遠賢臣,舅甥兩個也形同陌路,不得已之下,長孫無忌開始在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之間選擇新太子支持。 如果要是李象不出現的話,晉王李治就被選為大唐新的太子了,可現在李象的出現讓新的太子人選出現了變化。 “舅舅。” “舅公。” 面對長孫皇后的親哥哥,父子兩個老老實實的站好,在這朝廷之上,除了李世民之外,或許長孫無忌就最有權利說他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