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0章 興華軍-《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1/3)頁

    安南朝廷經過一天的辯論,鄭主只能是偃旗息鼓,雖然他心中對高衡和僑民們的恨意已經到了頂點,但是他明白,陳仲等人說的不無道理,他如果還想坐穩屁股底下這張椅子,那就不能做得太過分。

    從鄭氏奪了黎皇的權力,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整個安南幾乎就沒有一天是和平的,鄭阮紛爭持續了幾十年,雙方早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是一場長期的消耗戰。本來,安南的民眾就已經是緊繃的弓弦,現在又憑空出現了高衡這個家伙,讓安南軍白白損失了兩萬人馬,若是繼續擴軍打仗,恐怕老百姓身上的這根弦就要斷了,到時候,可就不好收場了。

    雖然客觀條件不允許,鄭主卻不打算就這么放過高衡,他給御林軍下了死命令,半年時間內一定要訓練出一支可以實施刺殺任務的死士部隊,前往脫縣,刺殺高衡。

    反觀高衡這邊,因為這一場大勝,求活旅繳獲了海量的物資,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燃眉之急,擴軍的事情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脫縣軍衙之中,文官武將們濟濟一堂,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這些天,他們一方面清點物資,一方面分配俘虜,說到俘虜,可是有大用了,數千俘虜高衡當然不會白白養著他們,如果就這么放了,心里也很不爽,不管怎么說,也要讓他們受到該有的懲罰。

    想想后世,北方大國在二戰中把小日子戰俘拉去西伯利亞挖土豆,這個方法就挺不錯了,這么多安南勞動力,不用白不用,正好他們要開墾荒地、修繕營地,這不現成的勞動力就來了。不干活就沒飯吃,這個道理淺顯易懂,相信戰俘們應該有這個自覺性。

    不僅如此,最近,高衡還有一個大發現,安南北部礦產很豐富,據戰俘中的一個軍官說,往西,前往上文州的方向,有一座鐵礦。這可讓高衡喜不自勝,他們制造武器最缺的就是原材料,如果有鐵礦,這樣原料的來源就有了,現在他手上有數千俘虜,正好可以分出一部分去開采鐵礦。

    人口是奠定一切的基礎,若是放在以前,高衡沒辦法弄一些大動作,也沒辦法擴大產業,畢竟處處缺人,但是現在,高衡暫時不缺人口了,至少在高衡掌握的地盤來看,人口已經足夠了,有了人口,求活旅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將軍到!”隨著范玉一聲高喊,眾人的議論聲停止,正堂立刻安靜下來。高衡大步流星走了進來,所有人嘩啦一下起身,“參見將軍。”

    高衡壓了壓手,示意大家可以坐下,眾人這才紛紛落座。既然城池的規模在不斷擴大,軍規軍紀就要提上日程了,求活旅是僑民組建成的部隊,為了區別與舊式軍隊,高衡特意廢除了跪拜禮,讓全軍上下使用新的禮節,比如現在,上官到場,下屬只需起身立正即可。

    眾人全部坐好,成子龍就坐在高衡的左手邊,高衡笑了笑道:“這兩天諸位都將養好了吧。”從老虎谷歸來之后,高衡給全軍將士放了兩天假,他們也確實辛苦了,兩千求活旅士兵帶出去,回來的只有一千兩百人,有七百多人戰死,還有數十人傷重不治,剩下的一千二百活著回來的人當中,還有近百人落下了殘疾,不能再進入軍營或者一線部隊。

    戰死者的軍牌已經被全部收集起來,工匠們連夜趕制了靈位,放入忠義祠中享受香火祭拜。陣亡者的家屬,也全部得到了撫恤,求活旅的撫恤標準很高,若是按照明末制度,明軍普通士兵的陣亡撫恤銀只有區區三五兩銀子,就這三五兩銀子,還經常被上官克扣,有的地方干脆就不發,死了就死了,算你倒霉。

    在軍校的時候,高衡專門看過明末清初這一段史料,有句話叫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說的就是明軍的戰斗力其實并不是很差,除掉不怎么訓練的衛所兵之外,大明的邊軍或者是將領的直屬部隊、家丁之類的軍隊頗有戰斗力,只是一旦不發軍餉,士兵們便再無戰意。

    這是非常淺顯易懂的道理,你幫別人干活,什么好處都沒有,也沒有薪俸,那還干個屁。為什么投降清軍的明軍立刻就變成了虎狼之師,就是這個道理。清初的統治者也深知這個道理,在很多時候,投降的明朝邊軍,陣亡者的撫恤最高能達到馬兵七十兩,步兵五十兩。這么高的撫恤,難怪投降的明軍在戰場上這么拼命。

    求活旅的陣亡撫恤金當然沒有五十兩,高衡現在雖然手頭有不少金銀,但也不能做到五十兩這么夸張,士兵的撫恤銀定在二十兩。但是這二十兩能實打實發到家屬的手里,不會有任何克扣,這樣,士兵們免去了后顧之憂,就算是自己陣亡了,家人們也能生活得很好,到了戰場上當然會用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曲县| 石渠县| 醴陵市| 大石桥市| 温泉县| 平果县| 孟连| 巧家县| 湛江市| 隆林| 昌邑市| SHOW| 堆龙德庆县| 屯门区| 怀柔区| 沁水县| 宁国市| 仙游县| 任丘市| 龙口市| 宁化县| 即墨市| 石嘴山市| 闻喜县| 林周县| 乌兰县| 泾源县| 洛隆县| 盐边县| 双桥区| 济阳县| 安福县| 闵行区| 泾阳县| 邛崃市| 拜泉县| 奈曼旗| 惠东县| 渑池县| 晋城| 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