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云拿起那杯羅布麻不斷打量,品了幾次最后結論依舊是難喝:“易兄這種隱世高人,我還以為茶水有什么玄妙呢。”
而仲博與王叔則站在一旁,互相閑談。
當仲博確定對方兩人是拏云宗的供奉與公子后,他便知道自己找對地方了。
與諸子百家截靈氣、悟天地不同。
武夫之路練體、氣、神,講究莫向外求,一切力量源于自身,修行無門檻,人人可修,但他們的數量卻并不多,終其原因有三。
其一,武夫修行困難,與修士付出同樣努力,一百年下來,修士都到了中五境,而武夫很可能還在練體境踏步。
其二,世間有句話,窮學文,富練武。
武夫在修行中,體魄受損是常事,所以時常需要去仙丹閣請符,可普通人家哪有什么錢財經常去仙丹閣呢。
最后個原因,便是關于壽命與輪回,習武之人哪怕修行再高,即便是最強大的山巔境武夫,壽命也不過兩百余年,這相比于修士動輒千年壽命,實在太短。
再加上兩百年前三圣隔絕輪回,武夫精神之力本就薄弱,如何能入輪回。
種種原因導致練武之人少的可憐,窮人學不起,富人看不上。
可要是如此,便小瞧武夫,那就大錯特錯,武夫們大都為散修,但他們心中有三處圣地,或者說是三所宗門。
此方天地,諸子百家再加上武夫一起,修行者無數。
除去文廟、白玉京、菩彌圣山這三個超然勢力擁有的修行者外。
剩下的修士,有一半是散修或是效力王朝國家,其余一半皆在修煉門派之中。
因此這個世界,修行門派亦是多如牛毛,小的門派只有兩三人,大的門派上萬人。
可這么多門派,有資格在后面加個“宗”字的又少之又少。
原因很簡單,門派核心人物必須有一人是仙人境,亦或是武夫的羽化境,供奉客卿等都不作數。
除此之外,還得向佛道儒三教提交申請,最終三教點頭,才有資格取名為“宗”。
而拏云宗便是三所武夫圣地之一。
大乾王朝這種普通修士眼中的龐然大物,去參加拏云宗的宗門宴會,也就坐個末席。
所以這會,仲博都未以大乾國師自居,而是以文廟十二圣賢之徒與王叔交流。
得知仲博身份后,王叔收起輕視態度,兩人侃侃而談,包括剛才發生的事情。
這聽的仲博捏緊拳頭,既興奮又擔心。
興奮的是師尊所算天機中,大乾有一絲大興的可能,也就是說這位神秘的前輩,有幫助大乾的可能。
擔心也是來源于此,這位前輩去他大乾,已經不是小廟放大佛了。
他那種級別人物,只需輕輕說一句想找個勢力加入,怕是所有國家與宗門都會瘋狂,甚至宗字輩勢力都會舞動橄欖枝,舉全宗之力相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