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待易寧走近,看到坑中狀況,即便見慣慘狀的他,也皺起了眉頭。 金水混合著血水順著身軀裂縫涌出,已經快裝滿整個巨坑。 這太嚴重了! 嚴重到易寧甚至不敢去觸摸一下牛身,仿佛只需自己輕輕點一下,對方就要化為灰飛。 中醫也不是萬能的,這種傷勢易寧根本無法下手。 而且,這牛身還不是凡胎,對于救治修士,他從未試過,毫無經驗。 “哎。”身后河伯嘆息一聲,一日之間,物是人非。 河伯和這牛的關系,并沒有與婁翁那般要好,但也是非常認可水牛所為。 它原本只是一屆凡牛,標標準準的農家大水牛,生于牽牛村,長于牽牛村。 與一個孤寡老人相依為命,勤勤懇懇耕地十余載,直至某日,老人去世。 水牛通人性,老人去世那日,他竟跪下牛膝,讓其他村民瞠目結舌,那個時候牽牛村人還很少。 從那以后,這水牛依舊每日前往老人田中耕作,有人想要將這牛占為己有,可它軟硬不吃,拽不動,吃的也騙不了。 對于山村來說,殺耕作之牛可是大忌,因此慢慢的,居民也就不再管它。 水牛就這么成為牽牛村的一份子,又默默耕了十年。 直至某日,它感受到大限將至,于是拖著年邁的身軀,向深山走去,準備找處寂靜之地默默死去。 老一輩感恩水牛的忠誠,與其作出的貢獻,便集資在山中修建了牛神廟,享受香火。 山間本已死去的老牛,其實生前已經有了些許靈智,有化妖的苗頭。 如今加上香火之力,竟生出神源,雖然微弱,但卻有其事。 從那以后,每到夜深人靜之時,就有只水牛在田中耕作,被它犁過的田,土壤肥沃異常。 婁翁也就這么和水牛認識了,兩人相輔相成,牽牛村的耕地也就越來越好。 于是百姓們也越傳越神,將牛神廟越修越大。 直至兩百年前,佛道儒三家圣人發出指令,妖族不得被供奉。 牛神廟自然逃不過被拆遷的命運。 百姓一開始還在埋怨,但后面發現牛廟拆了,田地依舊不差后,就漸漸息事寧人。 可他們怎知,有只水牛依舊夜夜耕作到天明。 而支撐水牛存活的香火之力,則來自婁翁。 “它三魂七魄還未消散,你有什么辦法?”易寧詢問道。 來的路上他也知道了水牛跟腳,很是佩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