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易寧走近,抬頭望向建筑牌匾,映入眼簾的是三個大字——甜水巷。 “青樓?”易寧疑惑。 “公子,慎言!此地乃一位高官所建,是文人雅士詩詞唱和,交流思想之地,閣中雖有藝妓,但卻不賣身子。” 身旁,有位準備進去參宴的路人聽到易寧所言,開口糾正。 易寧恍然,趕忙拱拳賠罪。 那人見易寧禮貌,也不再說什么,追上自己同伴進了那甜水巷中。 易寧鼻子聳動,猛蹭幾下酒香,卻并不準備進入,抬腿便要離去。 對于詩詞歌賦他只是閑暇時候哼哼,卻也不是多么喜愛。 最主要的是,易寧現在可真是一窮二白,怕是一碗白開水都點不起。 然后, 他就看到立在門口的一則告示。 [三年府試將臨,各地龍麟匯聚。] [今晚以這冬月為題,邀各地才俊提筆。] [若所作詩詞能入前三,可代表本樓參加后日冬會,并贈黃金十兩。] 前面的文字被他一掃后而過,易寧看著黃金十兩,眼眸發(fā)亮。 他自知文采水平,不能說一塌糊涂,也只能算個半吊子。 但易寧肚子里的詩詞可是不少。 對于先賢的尊敬,非萬不得已,他不會去抄那些不認識的詩人名句。 不過上幾世中,他卻也有些交好詩人,甚至唐初四杰的盧照鄰,還是他的徒弟。 “想來照鄰不會怪為師的吧?!? 易寧一笑,調轉腳步,沿著一道紅地毯,向著甜水巷內走去。 這甜水巷著實有些大,光是主路通道,就有百米,比很多老百姓整棟房屋都要大了。 一路行去,易寧拂過身前珠簾,跨入內閣,視野變得寬廣。 內閣裝飾更加豪華,整體呈圓形,中央有一大舞臺。 此時正有一名名書生模樣的客人,來到舞臺上方,投遞自己的詩冊。 舞臺四周,分為三層觀樓,一張張餐桌擺放整齊,每桌都坐滿了人。 他們此時大都站著注視中央舞臺,每當有人遞上詩詞,便會與同桌之人講述這人是誰誰,做過什么大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