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元瑀不僅聰慧,做事還習慣提前準備,他讓尉窈看案上的幾卷竹簡,全部竹簡看起來存放有不少年頭了。
元瑀先解釋怎么得到這些文書:“別駕從前任洛陽令時,幫助過一名文吏,當賈禎任洛陽令,命文吏處理一間廢棄的文簿庫,文吏愛惜文字,全收于家中,連殘卷都沒舍得燒,等別駕重回京都,那人便把有用的文簿載來司州署?!?
他再道:“這幾卷文書里記錄的案子,均為漢桓帝時的司隸校尉李膺經手之奇案、兇案。嫂嫂先看這卷?!闭f完,他解開最頂上的竹簡系繩。
尉窈展開細看,上面記錄的案子是說漢朝閹豎張讓迷信北斗七星的種種傳說,此閹人命手下殺害四季而生的百姓,把尸身分別裝入七個陶甕里,陶甕底部各刻七星名字。張讓用鬼魂的怨氣當祭品,敬奉給北斗七星,妄想七星賜帝王力量,使他顛覆漢室登臨九五。
“畜生!”尉窈忍耐看完,只恨自己沒生于那個時代,解救不了那些冤死的百姓。
她思量著說:“以鬼魂祭七星的說法,既然在當時流傳,被張讓迷信,也就不會杜絕,還會在某些人的口述訛言里流傳下來。信這種鬼論的人,和信奉饕餮、梼杌的惡人是一樣的,人命在他們眼里,和螻蟻、草芥沒區別??尚Φ氖?,他們信星象、信惡禽、信惡人,卻不信因果報應?!?
尉窈聲音轉低,感嘆:“不信因果報應,蔑視朝廷刑法,也是這種人最怕之處?!?
“是啊?!痹r說道:“嫂嫂放心,此事我已告知主簿,相信主簿會調查北斗七星等虛訛風聞的?!?
柯伯冒和劉菜刀殺人藏于地窖,這兩樁兇案合二為一,因冤死者數量多,尉窈呈交皇帝后,此案由司州署轉至廷尉詔獄。
臘月二十五。
城北,聞義里。
遷都以前,這處里坊叫“上商里”,是亡國殷遺民不服新朝,被罰而聚集居住的地方,孝文帝嫌“上商里”的寓意不好,更改為“聞義里”。
廷尉正谷楷帶著獄吏趕來,是為兩件差事,一是聽從尉少卿吩咐,帶走毀容的瓦匠孫土到詔獄盤問,二是在聞義里東邊的爛瓦地找尋收破爛的百姓,通過對方常在此撿拾舊甕舊瓦,詢問甕腹刻字的線索。
到達地方,孩童唱的歌謠動靜被寒風吹送入耳。
“洛城東北上商里,殷之頑民昔所止,今日百姓造甕子,人皆棄去住者恥?!?
谷楷揣有飴糖,上前分給唱歌謠的幾個孩童,這些孩子哪吃過如此美味的甜食,一個個爭先恐后回答谷楷的提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