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開道的比丘尼各司其職,最前方的托漆盤,盤上是冉冉升煙的紫金香爐,后方的尼徒在香霧法音中揚花瓣開道,灑露水除塵。
花瓣于走動間落在氈上,卷于足下,當真步步妙蓮,更增眩耀。
今天是慈慶來洛陽后,第一次出皇宮,鄭道諳先迎上去,在場的貴女才知哪個是慈慶,紛紛跟著呼喚“恭迎法師”。
也有不少貴女好奇打量女官,尤其率領女官隊伍的尉窈。
尉窈和其余女官一樣頭戴平頂紗冠,不同的是冠前鑲金蟬,冠側斜簪貂尾,系印的綬帶也不一樣,她腰懸兩印,一個是內事官“女尚書”所屬品秩的,另個是外朝官“中書議郎”所屬品秩的,以女子之身,兼外、內官身,自然引發貴女們爭相猜測。
尉窈越惹人羨慕,高太妃越恨!恨到尉窈根本沒看她,她卻分不清現實與想象,認為尉窈在惡毒窺視她。
眾人步入瑤光寺,直接去講經之地。
慈慶登壇講解的是《維摩詰經》,臨近的佛堂尼舍全被臨時征用,尉窈在最寬敞的尼舍里,吩咐女官如何擺放坐具。
尉窈每下達命令,于寶妃只管重復傳話,來來回回地走,一點兒也不彎腰出力。
一個時辰后,慈慶結束講經,瑤光寺中的女尼,僅允許鄭道諳進入布置好的尼舍。
被名錄邀請的貴婦貴女,分散于周圍尼舍等待邀見問話。
北海王府的女眷帶入尼寺許多壯仆,霸占兩間尼舍,無人敢和她們爭。
已故太師馮熙府里也有貴婦來聽經,是如今主中饋的樂陵郡君,和她生的女兒馮季華,馮家一行人隨廢后馮慈行走了,馮季華的七姊馮令華,仍跟在高太妃身邊。
進入屋舍,終于能私下說話了,馮令華疑惑詢問:“長樂公主身邊的婦人是誰?”
高太妃看向兒媳劉氏。
劉氏趕緊回話:“聽佛經時,我讓府婢打聽了,那位貴婦是陛下的姨母高月恩?!?
高太妃:“高月恩什么時候來京都的?我們竟現在才知道!”
劉氏:“府婢沒問出來,估計才來京都不長時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