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啪!泡泡破了。 媽的,還真的是弱不禁風啊…… 沒辦法,第一次用出這個魔法,威力肯定大不到哪去。本杰明只好這么安慰自己,然后,他拿出當初單曲循環(huán)咒語的狠勁,開始反復練習這個魔法。 事實證明,重復一個不太熟練的魔法,是相當費神的,尤其是每次施法失敗后,還有一點小小的反噬。在無數(shù)次失敗之后,他再次從意識空間里被踢了出去。 而這無數(shù)次的練習,施法成功的只有五次。 很顯然,成功率這么低的魔法,是不可能用到實戰(zhàn)中的。 本杰明一開始很失望,不過感謝現(xiàn)代教育帶給他的求知精神,他很快靜下心來,開始思考究竟為什么會這樣。水球術(shù)他在意識空間里用過無數(shù)次了,成功率百分百,也不怎么耗費精神。水屏障是比水球術(shù)稍微復雜一點,但也不至于這么復雜吧? 問題到底出在了哪? 在對比了水球術(shù)的施法過程和水屏障的施法過程后,本杰明發(fā)現(xiàn)了答案。 是因為那枚閃耀在意識空間里的藍色字符。 他在使用水球術(shù)的時候,字符會振動,發(fā)出波動來引導這些水元素。而他在使用水屏障的時候,字符是沒有加入到這個過程中的,他只能靠自己發(fā)出波動,對水元素的控制力也大大下降。 想明白了這一點,更大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 為什么他念水屏障咒語的時候,字符就沒反應呢? 或者換個角度,他要怎么做,才能讓字符幫助他施展除了水球術(shù)之外的魔法? 他又返回意識空間之中,嘗試了其他的水系魔法:生命之水、凍結(jié)術(shù)、碎冰術(shù)、迷霧術(shù)……結(jié)果和水屏障大同小異。三角符文簡直就像阿里巴巴的大門,水球術(shù)的咒語就是它的“芝麻開門”。除此之外,一概不理。 這下他一點頭緒也沒有了。 說白了,他連字符是個什么玩意都不知道,就更不可能理解它是怎么運作的了。作為魔法理論界的領(lǐng)頭羊,他對于魔法的研究僅僅只是了解其發(fā)生過程,至于各個東西如何運作,還有待開拓。 說白了,他就像個普通人。他知道時鐘的指針靠電力轉(zhuǎn)動,也知道鐘沒電了怎么換電池??墒歉毠?jié)的東西,比如鐘的某個齒輪壞了,就只有鐘表匠才知道該怎么辦了。 他上哪去找魔法的“鐘表匠”? 本杰明嘆了口氣,感覺有點沮喪。 他回到現(xiàn)實之中,拿起手中的《圣經(jīng)》,翻到了最后。 除了神話傳說和五十多條咒語,書在最后,像扉頁一樣又寫了一句話: “你是第五十六個看完這本書的人,請將這本書給予需要它的人,把魔法傳下去。” 他翻到這頁沒多久,文字中的數(shù)字就一陣詭異變化,然后“五十六”變成了“五十七”。 本杰明吃了一驚。不過在確認了這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魔法伎倆,甚至連魔力波動都沒有之后,他也就不再吃驚了。 倒是這段話,讓他感覺挺觸動的。 在教會嚴酷的搜捕下,一群法師在黑暗中躲避求生,卻還不忘要把魔法傳承下去。于是,他們想出了這個辦法,編出這樣一本看似簡單粗暴的《圣經(jīng)》,然后一個人又一個人地傳了下去。 最后傳到了他的手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