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海?”小虎子問:“經商啊?” 陳民挑眉答:“是啊!就是我們幾人在經濟開發區合辦了一家小超市——你不知道啊?你爸媽沒告訴你啊?” “哦哦!”小虎子忙不迭點頭:“有!我想起來了!” 陳民解釋:“那會兒供銷社的活兒不算多,但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薛凌嫂子很有眼光,她說開發區即將招商引資辦工廠,大工廠上千名工人,小工廠也有上百或幾百人。她說這些人每天吃吃喝喝要消費,身邊也有錢能消費,所以在那邊開超市非常合適。對了,那塊地一開始是你爸的,被薛凌嫂子買了下來建超市。我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做零售生意,最終賺下第一桶金,養家糊口把孩子養大。” “原來如此!”薛揚好奇問:“你們覺得供銷社不行,所以都下海跟我媽開超市呀?” “不。”陳民解釋:“你媽沒有,是你爸。那時候供銷社的待遇很差,一個月累死累活也就幾十上百。你爺爺身體很差,經常要借錢買藥,家里欠下一大堆錢。你爸白天在供銷社上班,晚上就和我們去碼頭扛貨賺多點兒勞力錢。幸運碰到碼頭來的貨船多,我們就能賺多幾塊。偶爾在江邊瑟瑟發抖站到半夜,最終一毛錢也沒能賺到。” 薛揚聽得心疼連連,問:“真的啊?碼頭扛貨?那——那不得很辛苦?” 陳民苦笑:“巴不得能扛多幾趟,賺多一兩毛。體力活哪有輕松的……夏天還好,出出汗跳下江水洗個澡就能回去。大冬天最辛苦,渾身冰水還得咬緊牙根干活。遇到結冰的日子,一趟路扛下來得摔好幾回,回家后脫下衣服,身上沒幾塊不青紫的肉。” 薛揚和小虎子聽得眼睛紅紅的。 陳民繼續:“那會兒阿源真的非常辛苦,家里欠債累累,自己拼命賺錢卻還是填不上大窟窿。只要有賺錢的活兒,他什么都愿意干。那會兒能賺錢的地方少,能賺錢的活兒都搶著干。十幾個人擠在一個小筒子樓住著,環境非常差,阿源也絲毫不嫌棄。他說,在縣城還能有一些賺錢的機會,再苦他也得留下。那會兒鄉下地方真沒賺錢的門路,除了種些東西自家吃,頂多養幾只雞賣幾個雞蛋,一年到頭也攢不到十塊錢。得虧他吃苦耐勞,你那在鄉下的爺爺才能有錢買藥吃。” 薛揚差點兒掉眼淚,低聲:“想不到我爸年輕時……竟過那么苦的日子……” 陳民點點頭:“那樣的日子過了好幾年,直到你爸娶了你媽,才總算好了起來。你媽一個月工資兩百,收入非常高,又帶來一大堆嫁妝,很快解決了你們家的難題。當初我們能下海,也得虧你媽賺錢多,把地方給建起來,還掏錢入貨,不然單靠我們三個……超市壓根辦不起來。” 薛揚支吾:“我爸媽怎么都沒提過……只說那時候挺苦的,但我們沒想到竟這么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