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是這么不講道理。 “天廷”要在西北開拓地盤,自然要有個領頭之人,也就是類似于封疆大吏的角色,總掌一方。而這個人正是在九瓦崗組織了“殺鷹屠犬大會”的風伯,他本想借此機會,整合各種散兵游勇,同時與其他扎根于此的隱秘結社交好,結果沒想到直接被青鸞衛(wèi)聯(lián)合黑衣人打賞了一發(fā)“鳳眼甲六”,不僅所謂的“殺鷹屠犬大會”毀于一旦,他帶來的人手也死傷慘重,還有兩名好手丁丑神、甲申神在半路就被青鸞衛(wèi)截殺了,可謂是出師不利。 為了補充人手,“天廷”各處分壇才盯上了本地的鹽梟、強盜之流,強迫他們入社。 結果噩耗傳來,人手沒補充多少,分壇壇主甲子神又被人打死。 風伯的惱怒可想而知。 就這么返回總壇,是要被重重責罰的。 風伯親自查看了尸首,又詢問了幸存之人,再通過追查鹽幫,找到了齊玄素落腳的客棧,卻發(fā)現(xiàn)客棧已經(jīng)人去樓空,惱怒之下,“天廷”直接將客棧付之一炬。 不過風伯也大概推測出事情的經(jīng)過。 按照幸存之人的說法,甲子神在動手之前喊了一聲“黑衣人”,而彈丸的碎片又是出自道門的天機堂。 道門和朝廷在火器這方面交流頻繁,并不是什么秘密。 無論哪種情況,都說明殺人之人不是普通的江湖人物,要么是道門之人,要么是朝廷之人。 一個難題擺在了風伯的面前。 要報復嗎? 不是說不能招惹道門,而是當下的道門顯然還余怒未消,這個時候去貿然招惹道門,恐怕不是明智之舉,用俗話來說,就是燒餅糊了不看火候,有自己往銃口上撞的意思。 青鸞衛(wèi)那邊,得了黑衣人的協(xié)助,正是底氣足膽氣粗的時候,同樣不好招惹。 可風伯也不能一點表示也沒有,再這樣下去,人心就徹底散了,開壇的事情也就沒戲了。 這便陷入兩難之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