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齊玄素花去了大概五十太平錢,買了一匹馬,壓實捆好的草料若干,一件防風的斗篷,又補充了些食物、藥物、換洗衣物、水,然后離開了西平府。 對于齊玄素來說,雍州沒有給他留下太多美好的回憶,遺山城、西戈壁、東綠洲、措溫布、昆侖山口、星宿海、鹽澤、扎陵湖、九瓦崗,總是伴隨著各種邪教妖人出沒,還有各種各樣的兇險。 接下來他便要離開雍州,前往位于涼州的天水府。 齊玄素縱馬奔馳在寬闊的官路上,身后卷起一陣煙塵。 若從上空俯瞰,偌大的平原,一望無際,卻又不見人煙,沒有太多的綠色,只是黃沙戈壁的顏色,其中有一個小小的黑點正帶著煙塵移動著,與廣袤寬廣的大地相比,是如此渺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似乎昏黃的天空與蒼茫的大地已經(jīng)連為一體,再也分不出彼此。 西北比不得江南繁華,可大漠蒼茫,天高云闊,卻讓人生出許多豪邁之感。多水且人煙太過稠密的江南,是無法這般盡情跑馬的。 如此狂奔了一天之后,齊玄素沒有選擇入城,而是在野外尋了一個背風的地方過夜。雖然春寒料峭,又地處西北,夜間寒意更加深重。不過齊玄素血氣旺盛,體魄強健,再加上真氣御寒,就算不能寒暑不侵,也不怕區(qū)區(qū)夜寒。 不過齊玄素還是升起了一堆火,盤坐在火堆跟前,默默練氣。 隨著練氣愈發(fā)純熟,齊玄素已經(jīng)不用入定內(nèi)視,只要以五心朝天的姿勢坐好,便可自行運轉(zhuǎn)周天,期間與人言談也是無妨。就好似騎馬,初學之人要小心翼翼,不敢有半點分神,待到馬術嫻熟之后,騎馬已經(jīng)是本能,又可以在騎馬的同時,分心他用,如射箭、劈砍、套馬等等。 到了歸真階段之后,打通體內(nèi)三大丹田,形成大周天,體內(nèi)真氣自行流轉(zhuǎn),已經(jīng)不必去刻意練氣了,就好像有人可以在馬上吃飯睡覺。 至于天人,這個說法主要還是來自于地仙途徑,參悟天地之理,尋求天人合一之道,自身與天地形成周天,那就是另外的說法了。 就在此時,忽見從西邊大路上有一行人急步而來。 齊玄素一瞥之間,便留上了神。但見這一行人身著同款的羊皮襖,挑著扁擔,擔子中裝的白花花一片,竟然是鹽。 鹽有四種,分別是:海鹽、湖鹽、井鹽、礦鹽,海鹽主要集中于沿海等地,內(nèi)地則意湖鹽和礦鹽為主,措溫布周圍就有湖鹽的鹽田,雍州境內(nèi)也有好幾處大型鹽礦。 人人都離不開鹽,不過鹽鐵是朝廷專營,利潤極大,所以私鹽販子屢禁不絕。這批人行動剽悍,身形壯實,看來應是一幫鹽梟,每人肩頭挑的扁擔分量不輕,少說也要二百斤往上。 各人雖都挑著二百來斤的重物,但行路甚是迅速,可見都是身懷修為之人,縱然不是先天之人,也是后天之人中的佼佼者。 這就是幫會了。 幫會也屬于結社,不過少了隱秘二字,最起碼在道門這邊是合乎規(guī)矩的,至于朝廷打擊私鹽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