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月鹿道:“其實我也是如此,我剛剛升了四品祭酒道士,就算功勞夠了,想要再升三品,也還要兩年多的時間。至于升二品,就要看運氣了。” “二品之后,每升一級最短也要將近十年。按照三十歲升二品普通真人來算,四十歲升參知真人,有了被推舉為大掌教的資格,但幾乎不可能選上,還要繼續升,五十歲升平章大真人,六十歲升副掌教大真人,所以六十歲的大掌教,看似時間充裕,實則十分緊迫。” “這還是十分理想的情況,有上代大掌教鋪路,底下的人眾望所歸,幾乎沒有任何阻礙。事實上幾乎不可能這么順妥,荊棘遍地,對手攔路,六十歲能成為參知真人就謝天謝地了。” “道門之中,三十歲的三品道士不算少見,三十歲的二品道士也能見到,比如清微真人,而立之年剛好升了二品太乙道士,可現在他也只是一位名列前茅的參知真人而已,沒辦法,那幾位平章大真人個個高壽,不肯挪窩,他再怎么勢大,也升不上去。所以說,升了四品不過是剛剛開始,后面的路還長著呢。” 齊玄素嘆息道:“難怪都說一步跟不上則步步跟不上。” 張月鹿道:“這種情況的前提是功勞足夠,可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如此多的功勞,六品道士中有幾個人能湊夠三個‘玄字功’?能用三個‘黃字功’湊足一個‘玄字功’,然后靠三年考核優異升五品道士才是常態。再有些清水衙門,如道藏司、安魂司,一年到頭也沒有立功的機會,只能靠時間硬熬,可能兢兢業業十幾年才能升上一品,所以白發蒼蒼的六品道士、五品道士也比比皆是。” “如果打算在七年內升到三品幽逸道士,那么就不能熬資歷,只能靠功勞晉升。六品道士升五品道士需要三個‘玄字功’,也就是一個‘地字功’;五品道士升四品祭酒道士需要兩個‘地字功’;四品祭酒道士升三品幽逸道士需要三個‘地字功’,也就是一個‘天字功’。” 齊玄素好奇問道:“兩個‘地字功’?你是怎么攢出來的?” 張月鹿猛地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說道:“主要是靠運氣,其實我也是今年剛剛入職天罡堂,以前我是在北辰堂做主事的,隸屬于江南司。久視四十年的時候,掌司副堂主派我們一行人下去巡視,然后我們在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一起江南道府之人勾結隱秘結社侵吞海貿貨款的大案,涉案金額大約有五百萬太平錢,涉案之人達數百人。” 朝廷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各種稅收,道門的收入當然不是靠著香火錢,而是極為龐大的商貿體系,從遼東的人參、皮毛、藥材,到中原的茶葉、瓷器、絲綢、鐵器,再到西域的香料,草原的馬匹,婆娑州的木料,鳳鱗州的金銀,西大陸的玻璃、火器等等,應有盡有。。 在這個龐大的商貿體系中,海貿占了半數,而江南又是海貿中的大頭。 齊玄素吃了一驚:“這可是通天的大案,我不在祖庭都有所耳聞。” 張月鹿輕輕嗯了一聲:“最后追回了大約兩百萬太平錢,祖庭處死了一名二品太乙道士、三名三品幽逸道士、十二名四品祭酒道士,被革除道籍、降級、記過之人更是數不勝數。江南道府的府主也因為失察之罪被召回祖庭,在金闕被輪值副掌教大真人問責,雖然保留了參知真人的身份,但也被調離富庶的江南,道府調往相對苦寒的遼東道府。” 雖然張月鹿的語氣輕描淡寫,但齊玄素還是聽出了其中的兇險,關乎到身家性命,涉及此案之人哪里會束手待斃,必然會魚死網破,拼死一搏。 齊玄素沉默了片刻,輕聲問道:“這個案子……恐怕很危險吧?” 張月鹿的神情有些黯然:“何止是危險,我能活著回來,一多半都是運氣。當時我們去了三個主事、六個執事,只有我一個人活著回到了祖庭,其余人都被死在了江南。對外的說法是死于隱秘結社之手。可我知道,他們其實是被殺人滅口了,如果不是師父及時出現,只怕我也難逃被毀尸滅跡的下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