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步月-《齊玄素全文閱讀》
第(1/3)頁
出了“鬼關”,進入中州境內,不遠就是明空女帝修建的避暑行宮,如今中州道府所在。
鬼國洞天和“鬼關”其實就是處于秦州道府和中州道府之間,如果再拉大距離,則是位于地肺山萬壽重陽宮和龍門府萬象道宮之間。
要不怎么說是地處道門的核心勢力范圍,讓風伯倍感絕望,直接選擇在西京府出手,畢竟在西京府只需要面對秦州道府和無墟宮,到了北邙山境內,還不知要面對多少道門勢力。
對于齊玄素而言,中州算是第二故鄉了,因為萬象道宮位于中州境內,他就在這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至于第一故鄉,那就天知道了。或許萬象道宮也知道,只是這么多年過去,不知道檔案是否還有留存。就算有留存,也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調出查閱的。
其實齊玄素對于自己的身世沒什么執念,這緣于后天的環境。
如果齊玄素沒有被萬象道宮收養,而是流落街頭,那么周圍的人都有父母,唯獨他沒有父母,他便是異類。不由會捫心自問,生我者何人?
可萬象道宮內都是這樣的孩子,都是同類,沒有異類,所以誰也不會去問這個問題,似乎他們生來就在萬象道宮,教習是嚴父,照料他們生活起居的女冠是慈母,道門是天,萬象道宮是地,一切都理所當然。
進入道門之后,道門注重師徒傳承,師徒如父子,三道之一的全真道更是以出家道士居多。意味著將近三分之一的道門弟子都是孤身一人,除了師徒關系外沒有多余羈絆。
如果齊玄素沒有跟隨師父齊浩然加入正一道,多半要被歸入全真道之中。
許多人的執念其實都是扎根于少不更事之時,在這種情況下,齊玄素怎么會有對身世執念?真正的執念反而是重歸道門,不僅僅是張月鹿的緣故,也是道門帶來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道門就是他的家族。
過去的時候,齊玄素游離在道門體系之外,可七品道士的身份是真的,無論去什么地方,都能光明正大地拿出箓牒,就像一個離家遠游的游子,想回去的時候隨時可以回去。如今,齊玄素成了黑戶,道門的身份不能用了,就像一個被掃地出門的孤兒。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處境和感受。
這種情況對于朝廷而言,則是十分可怕的。這么多的道門弟子,生在道門,長在道門,甚至是死在道門,道門是他們的根,也是他們的家,更是他們的一生,他們眼中的天下其實就是道門,不僅是不知父母,更不知朝廷,不知君父。
雖然道門和朝廷配合無間、俱為一體,但也難免間隙日生。那么朝廷趁機介入道門的大掌教爭奪幾乎就是必然之事。朝廷和道門就像一對夫妻,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總要決出一個一家之主。
齊玄素此時沒有考慮這么多,只想著早日去往龍門府,再去看一眼承載了自己童年和少年記憶的萬象道宮。
齊玄素十分低調地來到避暑行宮的宮門前,只見得道士們進進出出,十分忙碌的樣子。
正門兩側是八字排開的明官,披甲執銳,氣勢迫人。
嚴格說起來,萬象道宮的前身是萬象神宮,與避暑行宮是同一時期的建筑,都始建于明空女帝時期,故而建筑風格十分相似,頗有盛齊遺風。
齊玄素翻身下馬,駐足片刻,不由想起了闊別多年的萬象道宮。
萬象道宮占地極大,囊括了整個紫微城。龍門府曾經是大齊東西二京中的東都,與西京府并列,而紫微城就是東都的宮城。其中的大朝正殿名為“明堂”,即“明政教之堂”,也就是無數四品祭酒道士都曾去過的上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马鞍山市|
图木舒克市|
平武县|
林甸县|
仁化县|
玉田县|
当阳市|
海原县|
宿迁市|
垫江县|
岢岚县|
全南县|
阿拉尔市|
文山县|
碌曲县|
鄂伦春自治旗|
莱阳市|
禄丰县|
泾阳县|
三穗县|
德昌县|
武宣县|
邓州市|
潜山县|
南靖县|
淮阳县|
新沂市|
永清县|
乌鲁木齐县|
大荔县|
禹州市|
万盛区|
崇义县|
和顺县|
安国市|
广南县|
桦南县|
黔南|
平舆县|
家居|